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古琴琴弦概述古琴琴弦简史 王宁

安庆晚报 2019-01-11 10:00 大字

古琴“一溪流霞” (张大林供图)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琴弦是古琴发声的振动源,若离开琴弦,古琴也就只是一块有造型的木头了。

说到琴弦,我们最先想到的是弦的材质。我们可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我们生活在原始社会,会用那些材料做琴弦?或许无外乎皮革(皮绳)、动物小肠、麻(麻绳)和蚕丝(丝弦)。从现有文字记载上看,可能在商周时期或更早就已经使用蚕丝打绳作为乐器的弦了。殷墟出土甲骨“乐(樂)”字:为上丝下木,从字形来看就是张丝于木。汉代桓谭《新论》有“削桐为琴,绳丝为弦”的记载。

如此看来,我们用蚕丝作为古琴之弦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三千年以前。从河南贾湖遗址出土蚕丝制品遗留物的考古发现来看,蚕丝用于服饰上的历史至少有7000年之久。而“绳丝”只是纺织前的纺纱搓线环节,从技术上看并不是什么大难题。

那么为什么中国古琴没有使用动物肠子做弦呢?我想一方面是因为琴为雅乐之物,另一方面是因为蚕丝确实有极好的声学特性:比如真丝衣服,我们在揉搓的时候有“沙沙”的声音,民间称之为“蚕鸣”声。我们现在有些高级音响的高音单元,也还在使用蚕丝织网做膜。另外日本人在1980年代就做过实验,认为尼龙制弦的韵长远不如蚕丝。后来日本学者将尼龙进行辐照改性,也只能做到接近蚕丝的声学特性,仍是难以超越。

古人是如何获得蚕丝弦呢?从先秦到唐宋,琴弦多为琴人家里自制或请人定做。毕竟养蚕、缫丝、纺纱在小农经济的古代中国跟柴、米、油、盐一样,融入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我们现在可以见到的部头稍微大一些的琴学著作均有对蚕丝琴弦制作细节的描述。由此可见,自己制作丝弦并非遥不可及的难事。

明清以来,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作为商品销售的丝弦。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回回堂,从明代开始其第一代主人李世英开始生产古琴弦,所造的弦叫“冰弦”,指定为内府贡品。直到清道光年间李家第九代孙李德孚殁后无嗣,导致断产,而后由其徒弟继续以回回堂为品牌生产琴弦,但质量大不如前,直到1939年最终停产。去年“回回堂”的商标被再次注册,不过已经不再是当年的李家了。“回回堂”丝弦商标及琴弦回回堂停产后,在琴人无弦可用的情况下,吴景略先生曾指导过一家名为“振昌成”的作坊造弦。

1941年11月8日张子谦先生在《操缦琐记》中写道:“振昌成所制弦已有八分成功,再事研究可瑧完善,景略指导之功不可没。”第二年琴弦造出来了,1942年9月1日,张子谦先生又写道“振昌成所制弦已相当良好,每付须新币廿四元,未免太贵,余购二付。”振昌成制弦未能经久。

1943年吴景略、张子谦、庄剑丞等琴家从古籍文献中取制弦之法,给予苏州弦工方裕庭以恢复古琴丝弦生产,所产丝弦定名为“今虞琴弦”。“今虞丝弦”由于原材料问题,生产时断时续,能持续至今实为幸事,方裕庭的弟子潘国辉秉承师训仍在监制“今虞丝弦”。

1949年后,古琴需要为歌颂新时代服务,为“工农兵”服务,需要增大音量和表现力,“今虞丝弦”商标及琴弦、古琴丝弦的生产更是步履维艰。

古琴钢弦的研制与普及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古琴琴弦的新材料和新工艺的探索,也断断续续有些眉目。1975年前后,上海音乐学院乐器厂在竖琴弦的基础上制造出了适宜古琴使用的钢弦。所谓古琴钢弦,是以整根钢丝做弦芯,外缠尼龙丝制作而成,所以也叫钢丝尼龙弦。这种弦很像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吉他弦和小提琴弦。但是,由于国有企业的产销脱节和市场假货横行,加之上海音乐学院的校办企业

政策问题,上音古琴弦已经于2013年前后停产。回想起我们以前用的上音弦,新弦的钢丝味很浓郁,是一种很独特的味道,而使用时间越长,越显温润。上音弦厂关门后却成了琴人心中的一个念想。

老“上音”钢弦包装在上音钢弦研制成功以后,国内亦有一些企业开始生产古琴钢丝弦,其中比较有名的产品包括北京的星海牌、上海的敦煌牌等,因为各种原因都没做起来。值得一提的是,1995年左右,上海音乐学院胡祖庭创建了“上海乐圣乐器有限公司”开始生产“乐圣”牌古琴钢弦,是较为成功的。即使倒退十几年,“乐圣”弦和“上音”弦在价格上基本没什么明显优势。我印象里好像乐圣是60多元左右一套,上音要卖到90多元一套(同时期的“星海”牌古琴弦是28元左右一套)。不过“上音”牌琴弦不单卖,如果断一根只能买一整套来换。而“乐圣”弦可以单根售卖。

随着近几年“古琴热”持续升温,古琴钢弦的需求量增长很快。在较为广阔的市场刺激空间下,古琴钢弦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除了乐圣的“和系列”“御系列”之外,乐王府、龙人、戴氏等钢丝尼龙弦都相对稳定。

2008年前后,厦门龙人公司研制成功了以人造纤维为弦芯(附着金属粉末)替代钢丝,外面再缠尼龙的复合琴弦。这种弦的质地比钢弦软,比传统丝弦硬,克服了钢弦的金属声过重和余音过长的特点,较传统丝弦而言略显光滑,且制造成本相对低廉,量产稳定性好。这种琴弦,后来被称为“龙人冰弦”。

当代古琴丝弦的探索

进入21世纪以来,乘着民族传统音乐观念再度复兴的思潮,丝弦的使用推广工作再度受到大陆琴人的关注。香港的苏思棣和黄树志、苏州的汪铎、美国的唐世璋都为丝弦的推广做了不少工作。特别是黄树志为此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其研制的“太古琴弦”对丝弦市场的培育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2010年之后,丝弦的供应更是加速发展。苏州出现了新品“吴声丝弦”,北京雷鸿璋创制了“雷氏丝弦”。此外还有日本滋贺县的丸三桥本株式会社和京都的鸟羽屋株式会社也开始为中国古琴定制生产丝弦。

2014年前后,方素心居士的“素心丝弦“也研制成功。

2015年初,我的低价普及型“中清丝弦”“仿太古规制丝弦”上市并开始规模供货,之后不久又根据陈长林的琴弦概算研制了“改进加重丝弦”,受到部分粗弦爱好者的欢迎。2017年前后,我的朋友姜寅制作的“大生丝弦”正式投入上市。

丝弦的重新回归,是古琴发展史上的一次文化复兴,又是古琴文化再次繁荣发展的开始。

(作者系古琴丝弦制作者)

新闻推荐

《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印发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通知说,随着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