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助力医疗惠民
(资料图)
服务一体化
广东:建设居民电子健康码
今年广东将建设居民电子健康码,实现全省看病“一码通”。2019年6月底前,广东将完成省级电子健康码管理平台建设,还将初步实现电子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互联对接。2019年12月底前,广东将建成省级预约挂号平台。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主任段宇飞介绍,广东省信息便民“五个一”攻坚行动包括,建设居民电子健康码,实现医疗健康服务“一码通用”;建设两级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医疗卫生机构“一网联通”;优化再造服务流程,实现看病就医“一键诊疗”;推进远程医疗平台建设,实现远程医疗“一站会诊”;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实现线上线下“一体服务”,并明确了攻坚行动时间表和路线图。
电子健康码概念的提出引起了广泛关注。省卫健委正大力推动建设居民电子健康码,它将作为全省居民医疗健康服务的唯一标识,贯穿于居民全生命周期,一人一码,一次认证,全省通用。居民使用电子健康码可在全省任一医疗卫生机构预约挂号、就诊、检查、检验、取药、支付、信息查询。据悉,今后,广东居民可通过“粤省事”微信小程序等途径,经实名制注册认证后,线上激活居民电子健康码;还可凭身份证在医疗卫生机构的自助终端、人工服务窗口渠道,线下激活电子健康码。
(摘自《南方日报》)
支付更便捷
江苏镇江:边诊疗,边结算
镇江是江苏省首座跨入“互联网就医时代”的城市。镇江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区域性医保移动支付平台,开通个人实名制绑定“电子医保卡”,实现了就医预约挂号以及“边诊疗、边结算”的一键支付模式。
以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为例,该医院日均门诊量7000多人次,原人均就诊(含挂号、候诊、缴费)需要花费45分钟。如今采用医保移动支付,人均就诊花费时间仅需9分钟,挂号排队时间长、就诊排队时间长、缴费排队时间长、诊疗看病时间短等难题得以解决。
截至目前,镇江市区绑定“电子医保卡”、实行医保移动支付的参保人员已达10万多人,已建成市内、省内和跨省三大异地就医结算平台。
(摘自《光明日报》)
检查不重复
武汉:医疗机构间实现就诊“三通”
近日,打通武汉市35家市、区属、185家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武汉健康云”(健康武汉APP2.0)上线了,这是武汉市服务市民全生命周期的政府类互联网官方平台。
市民们通过手机一次注册,即可在家预约专家号;通过个人唯一的电子健康卡,还可实现就诊卡、检验单、病历资料、医疗费用等在旗下所有医疗机构的互联互通。“三通”指挂号“一卡(电子卡)通”,同级医院检验结果互认“一单(检查报告单)通”,病历(电子病历)“一本通”。在“健康武汉APP”云平台搭建起来以后,真正实现了居民健康信息“三通”,用户在各级医疗机构就诊无需再做重复检查。(摘自《长江日报》)
诊疗更优化
重庆:“智慧药房”改善就医体验
在重庆,医疗卫生服务与前沿的“互联网+”技术融合打造的“智慧医院”,正在逐步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
在重庆市中医院,患者就诊时可选择“智慧药房”代煎中药送药到家服务,取药就像取快递一样方便,中药煎煮、配送都有专业人员服务。重庆市中医院院长左国庆介绍,“智慧药房”一大特色就是“快”:患者只需在就诊时向医生提出中药代煎或中药饮片配送服务,拿着处方单到门诊中药房审方后,录入地址信息,就能回家等药上门了。审方和信息录入整个过程不超过10分钟。
为重庆市中医院患者提供药品配送服务的“智慧药房”位于重庆巴南区,占地5000多平方米,其审方、调剂、煎煮、物流、药事咨询等功能一应俱全。依托这一平台,重庆已有30多家医疗机构实现中药智能配送服务。(摘自新华社)
转诊更顺畅
浙江:跨医院住院,服务无缝对接
如今在浙江,越来越多的居民可以通过一部手机就完成就医全过程。除了全省统一的挂号平台外,不少医疗机构都在提供个性化预约服务并与省平台对接,在杭州市余杭区,甚至实现了“刷脸”看病。记者了解到,浙江省预约诊疗服务平台将升级为“浙江健康导航”平台,接入该省近500家医院的预约挂号服务,统一提供省级医院门诊叫号及检验检查报告查询等服务。
据悉,浙江省的各大主要医院都设立了入院准备中心,统一办理入院所需的包括床位预约、入院缴费、入院前检查等各类事项。据介绍,目前浙江省成立一站式入院准备中心的比例达到了88.31%。在院间,各级分级诊疗服务平台还可帮助患者实现跨医院住院服务的无缝对接,即医生可帮病人预约上级医院床位,病人到上级医院后不必重新挂号、开住院单,便可直接到入院准备中心办理相关手续。(摘自央广网)
新闻推荐
最近有媒体评出了“2018年十大假新闻”,其中两则与教育沾边,一则是某大学生因破解彩票漏洞获利而被取消保研名额,另一则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