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从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 李胜强脱贫致富不忘助乡亲

贵港日报 2019-01-02 10:00 大字

本报记者谭彩珍

初冬的阳光对于白玉蔗来说,尤为珍贵。上月22日,在港南区木格镇东坡村的甘蔗地里,50岁出头的李胜强正趁着阳光收砍白玉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李胜强是东坡村高简屯人,憨厚老实的他有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精神。2015年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他,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不仅实现了脱贫,还成了村民发展优质稻和白玉蔗产业的致富带头人。

李胜强家因病致贫,全家5口人,妻子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大儿子脑瘫,大女儿聋哑,小女儿在考研究生。因家中耕地只有1.2亩,过去他在镇上开小卖部、摆地摊、卖水果,但多年辛苦挣的钱还是难以养家糊口和支撑妻儿们昂贵的医药费,成了全村有名的贫困户。

2013年,在扶贫工作人员的鼓励和帮助下,李胜强从农村信用社贷款5万元,租了14亩水田种植优质水稻,为了更好地掌握种植技术,他积极参加镇政府举办的技术培训,并自购有关书籍学习,掌握了温床育苗技术,当年,他家首次年纯收入达到3万多元。

据东坡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华平介绍,东坡村有4291人口,贫困户63户,目前已有35户实现脱贫,村民主要发展优质稻、白玉蔗、鸡、猪等种养产业。虽然白玉蔗是木格镇的传统特色种植业,但很多村民因销路、技术和资金等问题不敢大面积种植,特别是对于没劳动力、没资金、没技术的贫困户来说难上加难。

但贫困户李胜强却敢突破这样的窘境。他说,虽然作为全村有名的贫困户,但他不想靠“拿等帮”来脱贫,家里每个月的医药费、学费和伙食费等几大笔开支,由不得他顾虑和担忧,他必须要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而且他也发现种植白玉蔗市场价远远高于优质稻。

2016年,他租了10亩水田种植白玉蔗。毫无种植经验的他虚心向种植户学习种植技术,还通过远程教育观看视频学习种植技术。在实践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就积极向农技推广站的技术员请教,经过不断摸索,他掌握了应对台风、干旱、水涝等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和除草、预防病虫害等技术,有效提高了白玉蔗的产量和质量,大大降低了种植成本,第一年就实现了亩产纯收入过万元的目标,当年单白玉蔗纯收入就超10万元。同时,与湖南的收购商达成长期合作,初尝到甜头,有了销路和技术,李胜强表示,今年将种植规模扩大到20多亩。

“一个人脱贫致富不算啥,带领大家一起脱贫致富才算本事。党和政府让我富了起来,我要用感恩的心回报社会。”2017年实现脱贫的李胜强,决定带着村里其他贫困户一起抱团发展。在他的鼓励和带动下,几户村民也以同样的方法种植了优质稻与白玉蔗,由于种植经验不足,产量和质量并不如李胜强。李胜强看到后,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学到的种植技术分享给大家。在他的精心指导下,村民种植的白玉蔗和优质稻都获得了大丰收,不仅调动了周边村民的种植积极性,也增强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如今,全村20多户村民也规模化种植优质稻和白玉蔗。

贫困户朱文汉家因学因病致贫,他有两个女儿读大学,一个儿子读高中,妻子患有糖尿病。他说,在李胜强的带动下,他家也种有7亩白玉蔗,按亩产390至400捆,最低收购价26元/捆算,除去每亩2000元的成本,亩产纯收入最少有8000元,去年他家收入比往年高很多,今年也打算扩大种植规模的他,深信脱贫致富越走越近。

新闻推荐

兴泸小贷公司 加强税收新政学习

本报讯(刘菊)近段时间以来,兴泸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加强对今年出台的一系列税收新政的学习和研讨,以进一步提升财务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