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科技沃土”种出优质草莓

安徽工人日报 2019-01-02 06:24 大字

新华社发

“我们合作社有草莓种植农民266户,年户均收入10万元。”辽宁丹东东港市十字街镇圣野浆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廷东谈起合作社的发展之路非常自豪。

2008年,马廷东发起组织了6个草莓种植大户成立了丹东圣野浆果专业合作社,种植和销售草莓,同时注册“圣野浆果”商标。

马廷东告诉记者,原本他们只在本地销售,后来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10年时间达到266户,种植面积6000多亩,销售范围也不断延伸,线上线下销售一年可达400多万公斤,去年销售额达7000多万元。

相关数据显示,丹东东港市现有草莓专业合作社203家、家庭农场28家,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比重达85%以上。

打造高品质草莓恰恰是丹东做精特色农业的一个缩影。丹东目前是我国最大的草莓生产和出口基地,产品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销往日本、韩国等国。2017年,丹东农产品出口创汇达到7亿美元。成绩的背后,是技术的不断升级,产业的持续优化,市场的有效拓展。

辽宁丹东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昼夜温差较大,是国际公认的适宜栽培草莓的理想地带,草莓栽培距今有近百年历史。

位于辽宁丹东东港的“辽宁草莓科学技术研究院”则是全国最大的专门研究草莓科学技术的研究院。近年来,丹东形成了以辽宁草莓科学技术研究院为龙头,全市200余名农业科技人员参与的草莓品种研究、开发及技术推广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据研究院副院长王春花介绍,近些年,研究院收集国内外草莓品种170余个,经过对比研究,择优开发,成功培育出了“丹莓1号”“丹莓2号”等草莓新品种,引进、试验并大面积推广了20余个国内外新优品种及推广30余项先进生产技术,现已成为全国草莓产、学、研科技成果推广中心,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草莓产业科技服务支撑体系、草莓质量管理体系、草莓信息服务体系。

“科技沃土”种出了优质草莓,如何让草莓走出“深闺”则是当地面临的另一个重要课题。为了形成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品牌,形成拉动丹东经济快速发展的特色产业,当地全力推进草莓规范生产,草莓生产全部实行统一种苗、统一技术、统一监测、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策略,基本构建起“企业+农户+基地”“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生产模式,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程度非常高。草莓也以果品质量优、综合品质佳,多次在世界草莓大会及中国草莓文化节上绽放光彩,先后获得金奖80余枚、银奖120余枚。

此外,当地的草莓产业涵盖了草莓生产、加工、冷链物流、科技研发、示范推广和信息化服务营销等各个功能板块,聚焦了农业观光、草莓产业投资基金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节点,形成了集约化、组织化、专业化产业链条布局,有效实现了产业集聚效应,依托淘宝、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发展“互联网+”业务,使东港草莓畅销全国各地,电商销售则占销售总量60%以上,带动了草莓产业健康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

相关数据显示,东港市现有草莓深加工企业42家,通过HACCP认证企业4家,亿元规模以上企业4家,精深加工产品16个系列30多个品种,包括草莓罐头、草莓酒、草莓酱、草莓雪糕等,每年加工草莓制品近4万吨,出口创汇3500万美元,产品主要出口至欧洲及日、韩、俄罗斯等国家。

新闻推荐

杨陵举办健步走活动

本报杨凌讯(彭佳涛记者薛保华)2018年12月29日上午,由杨陵区总工会、杨陵区旅发委和杨陵区农业园区办主办的杨陵区“国寿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