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存包收费 警惕利益合谋
陶小莫/漫画
漫谈万象
□湖北段思平
12月22日,吉林长春一考研考场,考生带包到考点不让进校区,必须到旁边存包。考生称考研准考证上没要求不让带包,不知是个人还是考点组织的存包收费,每人10元。(据《北京青年报》12月23日报道)
不让考生带包入内,恐怕不是某一个考点的“任性”。据媒体报道,今年考研长春市设考点41个,长春市招生办提醒:“不准将手机、手表、包和箱等违禁物品带入考点、考场,所有考点不设立物品存放处。”也就是说,考点不让带包、不让存包,是长春市有关方面的统一规定。
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问一句:这规定合理吗?要考生参加考试不带包,恐怕有点为难人了。原因很简单,现如今人人出行都会带手机,而手机又被严格禁止带入考场,那么最常见的做法,便是将手机放在包里寄存起来。现在既不让考生带包,又不提供寄存服务,那么有关部门有没有站在考生的角度想一想——带包的考生该怎么办?考生的手机寄存何处?更何况,“不让带包”的规定,长春市招办只是在媒体上提醒,并没有白纸黑字地写在准考证上,那么考生不知道这条规定也不足为奇了。
这边大量考生带着包来了,那边就有人在考点附近大张旗鼓地提供收费存包服务,这显然不是巧合,而是有人提前做好了准备。长春市招生办在媒体上表态称:“不允许考点工作人员有参与或变相参与在考点周边给考生存放物品收费的行为。”因此,有关方面有必要介入调查,到底是谁在做存包收费的生意?背后是否存在考点与商家的利益合谋?
当然,之所以有利益合谋的空间,是因为有“考点不让存包”这样不合理的规定。假如能在考点内设立专门的存包点,安排专人看管,也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不从服务考生的角度出发,而是只顾自己方便,这样的考务安排,反映了有关部门服务意识和为民情怀的缺失。这不仅让考生利益受到损害,有关部门的形象也大打折扣。
新闻推荐
南京市民李先生怎么也没想到,给3个月大儿子喝的产自爱尔兰原装进口的惠氏启赋一段奶粉,居然吃到了蓝色胶状异物。李先生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