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不认识白蜡烛不仅是教育问题

大江晚报 2018-12-24 01:00 大字

杭州一所小学的孙老师,有20年的教龄,近日竟然被一个三年级的小朋友问傻了。那天她上的是实验课,给班里每个小组发了一根白蜡烛,实验做到一半,有学生跑到身边问:“老师,这个是什么?”在另一个班上课时,孙老师做了一个调查,发现班里95%的同学不认识白蜡烛,即使讲了“这是蜡烛”,还有孩子根本不明白蜡烛是用什么做的,用途是什么。

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早已经失去了蜡烛生活的场景。如果不是过生日时还要点蜡烛,估计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蜡烛为何物。其实,不仅是蜡烛,很多曾经习以为常的场景都已经慢慢消失了。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很多城市都举办了图片展。不少人携老带幼,站在一张张图片面前,回忆过去的一点一滴,百感交集,有的热泪盈眶。其中的很多照片对应的场景和物件,都已经成了永远的过去时。改革开放是永远的进行时,变化也是永远的进行时,即便我们现在熟悉的,如果不能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形式保存下来,以后恐怕也要重复“白蜡烛”的命运。

因此,对于现在的孩子不认识白蜡烛,倒也不必过于紧张,从一个方面证明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然,从教育的角度讲,这么多孩子不认识白蜡烛,在事实上影响了教学效果,确实有需要改善和完善的地方。

除了白蜡烛,其实现在课本中,还有不少内容学生们根本不知道。有老师介绍,十年前和现在,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化很大,但是教学用具、课本内容却没太大变化。很多课本里的内容,早就被社会淘汰了,可是依然顽固地存在着。人们能够理解,教材需要保持一定的延续性,但也不希望教材成为“故纸堆”。这对于当下教育,特别是对教材编写来说,提出了要求和挑战。

有老师提到了现在的学生缺乏常识,这的确是一个问题。现在不少孩子,过着娇生惯养的生活,不是没有生活常识的问题,而是根本就没有生活的能力。因为没有生活阅历,缺少生活能力,很多课本上的知识点就无法活学活用,只能靠死记硬背。这其实是一个老问题了,这也是素质教育一直强调的内容。解决这个问题,既需要教育做出努力,也需要家庭作出配合,毕竟成长是一种经历,家长越俎代庖有可能造成越位错位。

孩子不认识白蜡烛不仅是教育问题,不能只打教育的板子,从某种意义上看,这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当然,对于教育来说,也应该在教学中体现与时俱进,“生活即教育”,“ 教育即生活”,在这方面有着大量文章可做。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本身也应该体现开放性和未来性。据《北京青年报》

新闻推荐

体现疫苗管理特殊要求 解析疫苗管理法草案四大亮点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消息,疫苗不同于一般药品,直接关系公共安全。疫苗管理法草案23日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