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三年展聚焦数据代码、基因编辑 探讨科技与新挑战
第六届广州三年展12月21日在广东美术馆开幕。展览以“诚如所思:加速的未来”(As We May Think, Feedforward)为主题,对新技术所带来人类生活的变化,以及未来世界的可能性进行多方面的探讨。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记者通过现场观展发现,广东美术馆整个三层楼的展厅几乎已被打通,大型装置、精密机器、酷炫声响切换于不同展厅和楼层间,科技感十足。……数据、代码、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话题成为展品所聚焦的热门。虽然探讨的话题是严肃而沉重的,不少展品以视频、互动装置的形式营造出浸入式观展体验,给人带来了妙趣横生的观展乐趣。
《丢失的你》(Missingyou)多里安·高迪( Dorian Gaudin)(USA&FR)
广州三年展分为主题展和文献展两个部分。主题展邀请来自15个国家的约50位/组艺术家参展,分为叠加: 数字中的艺术(Inside the Stack: Art in the Digital)、同类演化(Evolutions of Kin)、机器不孤单(Machines Are Not Alone)三个部分,分别由菲利普·齐格勒(Philipp Ziegler)、安琪莉可·斯班尼克(Angelique Spaninks)、张尕担任主题展策展人。
文献展由此次三年展的总策划、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担任策展人,全面回顾过往五届“广州三年展”的历史发展,梳理学术脉络,更充分而系统地深入探讨“广州三年展”的品牌策略、展览机制和未来的发展走向。此外,广东美术馆还联合广东地区多个艺术空间组成平行展,共同深化当代艺术问题的探讨。
《自动光合植物》吉尔伯托·埃斯帕萨(Gilberto Esparza)
“想象一个未来的设备……人们可以在其中存储所有的书籍、记录和通信信息,并且可以以极高的速度和灵活性与这种机械设备进行互动咨询。这种设备是对人本身记忆的直接扩大和补充。”(范内瓦·布什)
1945年夏天,美国工程师范内瓦·布什在波士顿的《大西洋》(The Atlantic)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诚如所思”的文章,设想了一种如上述通信设备,预示了信息社会的到来。在这新的秩序中,曾经假想的“扩展存储器”(Memex)不仅化身为强大的现实,而且加速发展成为一个遍布全球、相互连接的机器网膜,它们在全球范围内运行,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从而永远重新定义了当代之工作和娱乐,政治和经济的概念,甚或生命本身的意义。本届广州三年展主题是将这篇开创性文本的深远影响延伸到艺术领域,以反映过去几十年来技术进步的轨迹及其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回响。
展览现场
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对“澎湃新闻·艺术评论”表示,数字时代已经颠覆了我们的生活、工作以及沟通的模式,展览以一些代码、数据、人工智能、互动的形式,这些艺术的表达方式会引起年轻人和观众的好奇。在艺术创作中运用的技术,可以形成很好的聚焦,对艺术领域形成一种探索。
德国ZKM|卡尔斯鲁艺术与媒体中心首席执行官彼得·魏博尔和贝恩特·林特曼共同创作的互动装置《You:R:Code》(《你是代码》)
《你的代码》展览现场
在叠加: 数字中的艺术(Inside the Stack: Art in the Digital)这一板块,由德国ZKM|卡尔斯鲁艺术与媒体中心首席执行官彼得·魏博尔和贝恩特·林特曼共同创作的互动装置《You:R:Code》(《你是代码》)是一件讨喜的作品,由五块并置于墙面的屏幕组成, 炫酷的科技,高颜值的外观和强大的互动体验吸引每一位从它面前经过的观众驻足停留。在欣赏该装置作品时,参观者会体验到不同类型的数字转换。第一块屏幕是面普通的镜子,参观者从它面前经过时仍然在镜子中看到他们熟悉的倒影,经过第二块屏幕时是人脸识别及智能扫描装置,第三块屏幕已经把你的识别信息导入,转化成你的各项特征、数据输出,直到最后,参观者会被简化成为一个工业可读代码。
据该板块策展人,ZKM | 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的策展部主任菲利普·齐格勒(Philipp Ziegler)介绍,《你的代码》这件作品强调了在数字化时代,每个人都会被简化成为一个工业可读代码,同时我们本身也是由代码组成的,最先体现在我们的基因代码中。遗传代码构成了生命的算法,从出生起就决定了我们要做什么。
《梦境之眼》(Eye of the Dream)大卫·奥莱利(David OReilly)
今年11月份,中国一则经过人类基因编辑的双胞胎婴儿诞生的新闻激起轩然大波,震动了中国和世界,引发了技术伦理大讨论。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媒体艺术和影视先驱林恩·赫什曼·利森很早之前就在通过艺术作品审视新的生物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最新挑战。本届广州三年展同类演化(Evolutions of Kin)板块展出了她的作品《无限的引擎》:一个房间被杂交作物和动物的壁纸所占据,另一间 房里,两根注射器如同米开朗基罗的《创造亚当》里那样相碰。两间房都展览了对基因改造动物的描绘以及生物科学家的访问,比如来自哈佛医学院的教授乔治·丘奇反思了基因工程和基因操纵背后的可能性和威胁。
据该板块策展人安琪莉可·斯班尼克(Angelique Spaninks)介绍,这个多面的装置批判地审视了基因实验的深远影响。该装置展现了自然生命和人造生命之间的边界在合成生物的时代是如何愈发模糊的,还展示了当今的生命是如何被人工创造的。
Thomas Feuerstein《被解放的普罗米修斯》大理石,塑料管,不锈钢管,托盘,剪刀式桌台,260cm × 145cm × 80 cm,2016 – 2018
在机器不孤单板块,奥地利艺术家、作家托马斯·费尔施代恩的作品《被解放的普罗米修斯》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讨论。一方面由于他作品的巨大体量和视觉冲击——单独占据了一整个空旷的大展厅。而类似于将整个生化实验室搬置于展厅的陈列也调起了观众足够的观展好奇。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个项目除了结合了雕塑、绘画和文学元素,同时还有生物化学过程——将人体肝细胞经历培养、发酵,最终蒸馏成酒精。这本身就具有争议性。
作品的中央矗立着一尊《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大理石雕塑。这尊雕塑正在被自养型细菌缓慢吞噬。这时,无机的石头变成了有机的“食物”。普罗米修斯成了一台将“岩石化学”过渡到“岩石生物学”的变体机器。
据该板块策展人张尕介绍,普罗米修斯这个作品,在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界限愈发模糊的今天,他把“石头”变成“肉”——肝细胞的生长过程,他本身是在探索这种边界问题。但这问题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因为我们需要面对这个问题,而不能回避。
“今天我们已经处在技术可以干涉你的生物状态,技术可以干涉你的思考、思维,我们的感知系统在被技术媒介取代,所以人之所成为人这个概念就将受到挑战,但是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我们需要做出某种反应,最基本的反应要去认知,需要站在批判的角度,或者有建设性的设想。”张尕说。
《平行》(Parallel)哈伦·法罗基(Harun Farocki)
广州三年展着眼于科技与艺术,聚焦一系列当下最热点、最现实而又使人类面临着最新挑战的问题。在本届广州三年展的主题论坛上,作为演讲嘉宾的美国杜克大学教授马克·汉森(Mark B.N.Hansen)提出,如何看待中国风靡的社交媒体微信?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胡斌对此的回答是,“微信的功能非常强大,已经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种介乎于个人与公开之间,将人群的分野演绎得特别充分的社交媒介。而且好像以中国为中心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技术漩涡,就像龙卷风的中心(风眼)一样旋转出去,凡是要跟它有关,就要卷入微信。”
《进步与日落》(《Progress vs. Sunsets》)梅勒妮·博纳约(Melanie Bonajo)
据介绍,此次广州三年展的参展艺术家年龄跨度很大,既有1930年代出生业的艺术家,也有20多岁刚刚崭露头角的青年艺术家。中国艺术家刘娃是本届广州三年展最年轻的参展艺术家,她的作品《浮光掠影》是一个融合脑电波科技的艺术装置。观众用意念控制环境变化,并反思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德国艺术家托马斯·拜勒则是成名于20世纪60年代的艺术界“大咖”,德国波普艺术的领头人之一,他的代表作品之一《罗塞尔》切掉马达外壳,向观众展示内部机械构造。其表达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工业化相关的世俗化与天主教祈祷声的深沉旋律之间的碰撞。
德国艺术家托马斯拜勒(Thomas Bayrle)作品《罗塞尔》《安全措施》(VEN_SafetyMeasures)西蒙妮·C. 尼奎尔( Simone C Niquille)
阿恩·亨德里克斯《不可思议的收缩人》展览现场,艺术家亲身示范统一空间视觉差异
展览刚开幕的当天上午,已经有不少年轻观众三五成群结伴来观展。很多展品观众是可触摸、可体验、可交互。炫酷的科技和高颜值的外观,令其大有成为”网红“展的潜质。不过难得的是,跟展品互动体验自拍一番后,其背后还有深刻的命题引发观者深思。
王绍强说,我们希望广州三年展是从艺术史的角度进行梳理的,着眼的是艺术的观念和学术的激荡,并带来思想上的启迪。但是他也不拒斥网红现象式的展览,只是不会刻意以此为出发点去迎合。“作为一个公立机构,我们的展览受到不同趣味的观众的喜爱,当然是一件好事情。”
新闻推荐
《非诚勿扰》节目现场《玫瑰之约》节目现场《电视红娘》录制现场如今的大龄青年越来越多,相亲成为“脱单”的重要路径,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