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九羊意九阳 消寒寄美图

西安日报 2018-12-22 05:12 大字

缂丝加绣九阳消寒图(郑学富摄)

○郑学富

人们常用“数九严寒”形容冬季之寒冷,“数九”就是“冬九九”,是我国民间反映冬季气温变化、形容冬天晴雨冷暖的歌谣。“冬九九”一般从冬至那天开始,到惊蛰结束,每九天算成一段,一直到九九八十一天结束。民间有谚语说“冷在三九”,“三九”就是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大约在一月中旬左右,这九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

古时候人们为了度过漫长而寂寞的冬季,在民间有贴绘九九消寒图、画九、写九等习俗。据《帝京景物略》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元朝诗人杨允孚在《滦京杂咏》中就曾写道:“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徧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北京故宫博物院也藏有一幅《缂丝加绣九阳消寒图》,为清乾隆年间苏州绣制,纵213厘米,横119厘米,正应和了九九消寒、春回启泰的主题。

缂丝又称刻丝,是中国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缂丝能自由变换色彩,所以适宜制作各类书画作品。从传世的缂丝作品实物来看,早在中国汉魏时期就有缂丝工艺,而在开放包容的唐代又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但是当时制作的大多为丝带等实用物品。到北宋晚期,由于受到宫廷院画的影响,缂丝从实用装饰品嬗变为艺术品,用缂丝刺绣成的山水、花鸟、人物等艺术品已达到很高水平。宋徽宗赵佶曾在缂丝织品《碧桃蝶雀图》上题诗曰:“雀踏花枝出素纨,曾闻人说刻丝难。要知应是宣和物,莫作寻常黹绣看。”此时,缂丝的制作基地也由北方的定州向南方苏杭一带转移,也有了“北有定州,南有松江”之称。明朝时,缂丝艺人将沈周、唐寅、文征明等人的画稿制成缂丝艺术品,从此闻名大江南北。至清朝康乾时期,缂丝更是成了皇权的象征,龙袍衮服、宫中的日用品、官员的官补,无不是缂丝中的上品佳作。缂丝艺术品也得到长足的发展,采用缂、绘相结合的技艺,创作出别具一格、精巧工细的艺术作品。《缂丝加绣九阳消寒图》就是此时创作的精品,彰显了名工巧匠的高超技艺。

《缂丝加绣九阳消寒图》中,天空为宝蓝色,漂浮着片片五彩祥云,山坡溪流、苍松翠柏、梅花盛开,鸟笼、茶花、青竹、灵芝、山石点缀其间,三名男童正在放牧九只山羊。“九”为中国最大数,取其吉祥之意,九只山羊寓意“九阳消寒”;而“三”在古代表示多数,男子属阳,有“三阳开泰”之意。图中运用了平戗、勾边线、搭梭等缂丝技法和戗针、钉线、施针、斜缠针、打籽针、擞和针等刺绣针法。整体构图饱满繁复,配色精妙雅致,主次分明、层次清晰,洋溢着喜庆和谐、生机勃勃的气氛。图上方有乾隆皇帝御制诗一首:“九羊意寄九阳乎,因有消寒数九图。子半回春心可见,男三开泰义犹符。宋时创作真称巧,苏匠仿为了弗殊。漫说今人不如古,以云返朴欲惭吾。”这首诗称赞了宋人这幅“九阳消寒图”的巧妙以及苏州工匠们缂丝仿画技术的巧夺天工。诗后落款为:辛丑嘉平御题,有钤印。辛丑嘉平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

值得一提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缂丝得到保护和发展,涌现出一批传承人。2006年5月,苏州缂丝织造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缂丝又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闻推荐

浙江建德:首架通航飞机下线交付

12月20日,在建德市航空小镇,人们参观一架下线交付的大棕熊100系列Ⅱ飞机。当日,浙江省建德市航空小镇通航制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