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世界名画

宜宾晚报 2018-12-17 10:57 大字

由上海大学林凤生教授撰写的《名画在左,科学在右》近期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这部精美之作带我们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世界名画,了解伟大艺术品背后的科学故事,翻开本书,如同开启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

马奈、莫奈、凡·高、达·芬奇、卡拉瓦乔、毕加索、达利、波洛克……群星璀璨的艺术大师与科学有着怎样的不解之缘?这正是本书的奇特之处。

当名画遇见科学,将碰撞出怎样烧脑的问题———

为什么印象派画有运动感?凡·高的画为什么这样“亮”?修拉的画上为什么涂了那么多的彩色点?野兽派画家用色有什么好?科学家如何认识抽象画?光学器材如何助力西方写实绘画?弥足珍贵的中国古画隐藏了什么科技秘密?画中人的内心世界怎样猜?绘画里的“浮光掠影”蕴含了怎样的奥秘?为什么肖像画会人见人爱?脑外伤会激发人的艺术创造力吗?……

本书围绕100余幅脍炙人口的世界名画,以科学视角进行解读,不仅对名画表达的科学内容、蕴含的科学思想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和分析,还对画家创作时的构思和创意,采用的技术和手段,脑科学、神经科学、人体解剖学、光学、色彩学、透视等科学方法在绘画技法中的应用,以及观者在欣赏画作时的视觉神经活动、大脑和心理变化进行了探讨和解读。

作者林凤生教授是上海大学退休教授,《自然杂志》编审,长期从事自然科学工作,曾获得第二届世界华人科普奖佳作奖和上海市优秀科普图书奖。他曾师从丰子恺、唐云等名师学习绘画,作品视角独特,蕴含广泛,既有美术欣赏者的艺术评析,亦有自然科学工作者的理性思索。

全书视野开阔,旁征博引,完美呈现了科学与艺术的交融,是一部融学术探索、科学普及和艺术欣赏于一体的知识性读物,兼具阅读、研究和收藏价值。无论读者的文化背景是科学、人文,还是艺术,都可以从作者对绘画的解读和分析中受到启发,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艺术名作,领悟画作背后的科学知识,而且还能零距离欣赏大师真迹,在阅读中获得美的体验。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推荐该书时称,科学与艺术尽管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然而两者的融合不仅是一件非常有趣、有意义的事情,而且恐怕也是十分可行的。究其原因,首先在于两者的起源皆与人类的思考和社会的现实密不可分;其次,或许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又都具有超越现实的内在精神气质,相信读者能够从林凤生对科学与绘画艺术的思考中获得这一方面的启发。

新闻推荐

2018中国怒江皮划艇野水国际公开赛落幕

12月16日,参加男子皮艇长距离赛的选手在怒江的激流中竞速。当日,2018中国怒江皮划艇野水国际公开赛在云南省怒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