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穿”越40年 看服饰“芳华”

咸阳日报 2018-12-15 08:12 大字

本报实习记者 崔亦馨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如果说改革开放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服饰的变迁无疑是见证历史的惊叹号。驰骋着40年的过往,人们在穿衣方面越来越考究,从满是补丁到新潮搭配,让我们一起追溯改革前,去感受服饰的大“穿越”吧。

改革前手工缝衣

12月10日,84岁的周炎松悠闲地在北平街逛着市场,提及服装样式的变化,眼里仍闪烁着明亮的光芒,一边在自己身上比划。

周炎松当裁缝已60余载,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已颇负盛名,号称“金剪刀”。回忆当年,量比例、缝制、翻新、拆洗及手工绣花的经历,仍然历历在目。“改革前,没有服装店、成品衣,都是各家用布票买来布,量尺寸,然后裁剪,手工缝衣,一件几毛钱。”

讲起当年的中山服、列宁服、工作服、校服,主要以绿、蓝、灰为主,布料的种类少,款式千篇一律。“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那个年代普遍的穿衣习惯。人们对美还没有什么概念,艰苦奋斗的年代哪里顾得上穿的好看不好看,漂亮不漂亮。

改革后迎来服饰春天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服饰变革的序幕也逐渐拉开。一种“料子”的风靡,迎来了服饰的春天。“比起过去的粗布、棉布,的确良、毛料、针织涤纶、呢子等衣料的兴起,使服饰的样式变得多种多样”。70后吴晓娟回忆道。

咯吱咯吱缝纫机脚踏板声音是那个年代记忆的缩影,从批发市场进货的半成衣,拿回家进行锁边、上腰带、缝口袋、缝裤边、前襟绣花再送回服装厂,当时制一件衣服,工费是4毛钱。“最受罪的是缝纫机前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每天熬夜到凌晨,有时太困了,穿针扎到手都忘了疼。”想起当年的痛苦经历,吴晓娟皱着眉头苦笑着说。

当时流行的款式,衬衫、喇叭裤、旗袍、西装、健美裤是最时髦的“爆款”,街上不再是清一色的深色系,各式各样、五彩缤纷服装流转于集市上,彰显着时代的进步。

90后穿着不是服饰是流行

“这款驼色大衣的腰带设计不仅能收腰线,颜色也衬肤色白,里面穿件紧身衫,搭条小脚裤,再配双短靴,拉长腿的比例。”90后何思敏的服装店里,顾客络绎不绝。她耐心地给顾客介绍今年的流行元素和搭配。顾客看着试衣镜里的自己,仿佛容光焕发,微信付款之后,拎着新衣服心满意足地离开。

现在的服装已是多元化、时尚感和设计感的交融,使人们对审美的追求也越来越独具特色。人们对服装的诉求已不仅仅是御寒,而是穿出个性、品位、档次,更是象征着个人魅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穿衣风格和特点,根据不同年龄、身材、肤色、场合进行不一样的服装搭配和色彩协调,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流行。”何思敏说道。

改革开放40年,极其生动地展现了各个时代的不同特色,人们对服饰审美的提升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服饰变化像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不仅折射出服装样式、颜色、种类的大变革,更是蕴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和自我表达,使得人们的爱美之心得到释放。“穿”越40年,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服饰的“芳华”。(B)(11)

新闻推荐

中国为G20机制注入正能量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进入第十个年头,世界经济再次面临爬坡过坎。中国顺应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坚定支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