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痛史 祈愿和平 各地群众纪念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素描
12月13日是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曾遭遇浩劫的古城南京、在浸润着同胞血泪的白山黑水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等抗战纪念场所,各地群众通过各种追思纪念活动重温民族痛史,缅怀同胞先烈,祈愿和平永驻。
冬季的北京寒风凛冽,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广场上,身着黑色衣装的人们神情严肃,手中的白菊在风中微微颤动。上午10时,“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悼念活动”正式举行。当雄壮的国歌声响起,人们高唱国歌,国歌声毕,低首肃立,共同悼念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杀戮的死难同胞、抗战将士、民族英雄及国际友人。
同一时刻,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序厅内,象征抗日英灵浩气长存的一座金字塔形卧碑前,人们秉烛祈祷,向卧碑敬献红烛,寄托哀思。“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孩子们质朴的朗诵声在纪念馆中回响。
当日,来自沈阳各界的200余名代表在参加了祭奠仪式后,参观了由“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精心制作的“纪念南京大屠杀被害同胞遇难81周年图片展”。展览通过大量史实照片展示了日军对手无寸铁的中国百姓犯下的滔天罪行。
某部战士王宇在参观图片展后感慨地说:“参加公祭,让我更感到所肩负的使命之庄重。作为新时期革命军人,我们一定要不忘历史,以强军兴军目标为指引刻苦训练,守卫祖国安宁,保护人民幸福生活。”
上午10时01分,凄厉的警报声响彻古城南京,江上的轮船、路上的汽车跟随鸣笛,轰鸣声震荡着城市的大街小巷。
第五个公祭日,在南京,“默哀一分钟”不再是一种情感和道义上的约束,而是写入《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成为一种硬性要求。该条例进一步明确,国家公祭活动期间,国家公祭设施周边禁止一切公共娱乐活动。本市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在国家公祭日当天应当停止刊播一切娱乐性报道或者节目。
在南京商业中心新街口,来往的车辆都停在了十字路口外,行人们驻足街头。滴滴司机杨师傅也摁下车喇叭加入了鸣笛的队伍。路边的电子大屏上“牢记历史、珍爱和平”映照在车窗上。
当日,在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举办的“《英雄壮歌》上海抗战英烈事迹文物图片展”上,血战上海宝山城的姚子青营、搏击长空的阎海文、孤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抵制日伪的茅丽瑛等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烈人物与事迹吸引了大量参观者,人们纷纷在首次展出的《国民革命军第五军淞沪抗日画史》、姚子青委任状等文物前驻足。
一寸山河一寸血,日本法西斯的暴行,通过淞沪会战期间的“预演”最后在南京达到了顶峰,掀开了人类近代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课本中的知识是平面的,而参与公祭活动是‘立体的’。”上海市宝山实验学校七年级学生赵旭毅说:“我们一定要铭记民族英烈们浴血奋战抵御侵略的这段历史,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如果国家有危急,我也会像他们一样,去保卫祖国。”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余子道说:“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历史,汲取战争的惨痛教训,才能更好地维护和平、开创未来。”
(据新华社南京12月13日电)
新闻推荐
时光博物馆进口处。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陈逸欣图这里有座“时光博物馆”,可以重现改革开放40年来的旧日时光。12月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