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集纪录片《黑暗时刻:我们在南京》今晚登陆江苏卫视
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间,侵华日军的血腥暴行让古城南京沦为漆黑、寒冷的“人间炼狱”。在这段“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20多名西方人士选择冒着生命危险留在南京,救助南京民众,记录屠杀真相,他们的无畏精神和人道义举,时至今日仍然感动着千千万万中国人和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在滴着鲜血的日军屠刀下,他们凭借自己的善良、勇气和果敢,为灾难深重的南京民众带来弥足珍贵的光明与温暖。
《黑暗时刻:我们在南京》海报
纪录片《黑暗时刻:我们在南京》是对这群特殊“英雄”的深深感恩和再一次致敬。2018年12月13日,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晚20时40分,由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六集文献纪录片《黑暗时刻:我们在南京》将在江苏卫视隆重推出,荔枝新闻、我苏网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推出。
继2015年推出的纪录片《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之后,江苏广电总台纪录片团队再一次将镜头对准了南京大屠杀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见证大屠杀、并参与救助南京难民、记录日军暴行或对外传播大屠杀真相的西方人士。
《黑暗时刻:我们在南京》历时两年策划、拍摄,在6集、每集38分钟的篇幅中,以6位外国友人在南京大屠杀中的亲身经历为线索,记录历史真相,揭露日军暴行,歌颂人性与正义之光。
他们在黑暗降临时留守南京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在此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血腥屠杀30多万手无寸铁的平民与放下武器的士兵,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这场杀戮,充分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本质。但,就在这座漆黑恐怖的炼狱中,人性中焕发出的正义光芒,使人们不至于全然绝望。不仅仅有中国同胞的守望相助,还有20多个西方人,勠力同心,冒着生命危险留在了南京,以各种方式保护南京民众免遭屠戮,并记录了日本侵略者的罪恶行径。
《黑暗时刻:我们在南京》海报
《黑暗时刻:我们在南京》就以其中6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串联起一段在黑暗中点燃人性光芒的历史记忆。他们之中,有南京国际安全区创立的主要倡议者和组织者之一、美国牧师米尔斯;有领导救助成千上万受伤难民的鼓楼医院管理者、美国人詹姆斯·麦卡伦;在南京郊外救助两万多名难民的德国人卡尔·京特;打破日军封锁、率先向世界深入报道南京大屠杀真相的美国记者弗兰克·德丁;记录四百多起日军屠杀平民事件、并在战后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出庭作证的金陵大学教授、美国人斯迈思;收集大量日军暴行证据、并积极传播大屠杀真相的德国外交官罗森。
他们用人道主义的光芒温暖着黑暗笼罩下的南京城,以人类最朴实的善良建构起最后的避难所,以笔和镜头为枪向全世界揭露侵华日军的残暴兽行。他们在向南京难民伸出援手的同时,也让全人类记住了无辜的冤魂们痛彻心扉的控诉,记住了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施暴者的名字。他们对南京这座城市所表现出的患难与共的真挚情感,对道义的担当与坚守,对正义的秉持与捍卫,将永远被人们所铭记。
独特视角讲述黑暗历史
近年来,围绕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创作了《1937南京记忆》、《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见证南京1937》(第一、二辑)、《南京之殇》等多部纪录片,挖掘历史档案,记录珍贵影像,传播史实真相。纪录片团队深入采访拍摄
纪录片《黑暗时刻:我们在南京》延续了江苏广电总台纪录片团队的一贯创作方式,通过在美国、德国等国的深入采访拍摄,挖掘出了一批十分珍贵的历史档案,找到了多位西方亲历者后人,为南京大屠杀的研究和传播提供了新材料、增加了新视角。比如摄制组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基督教历史协会档案馆发现的、此前从未披露的麦卡伦牧师1938年2月期间的日记,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发现的美国记者弗兰克·德丁的相关档案等,十余位外国友人的后人也将在纪录片中首次与中国观众见面,讲述战争带给他们家庭的难以磨灭的记忆。与此同时,创作团队大胆创新,邀请美国历史学者费嘉炯作为主讲人,带领观众进入一个个历史现场,解读分析每一个历史人物,极大地增强了该片的可看性和国际传播价值。
在影像中回望黑暗时刻,在真实中感悟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在惨案中找寻人性的光芒。
新闻推荐
陈飞虎本网讯2018年12月13日上午,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会。中共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宣布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