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爸爸要多陪陪孩子
□包育晓
我的爸爸很爱看手机,每次有空他都会拿出手机来看。有一次,我叫爸爸跟我一起看书、画画,叫了很久很久终于把他叫过来了,可爸爸还拿着手机。”重庆一名小学生的这篇作文在网上广受关注,引发人们对“家庭教育缺失父亲角色”这一话题的讨论。生活中,类似情况并非个案。
父亲角色日渐淡化
“工作太忙,应酬太多,实在没时间陪孩子。”这是北京媒体工作者张先生常挂在嘴边的话。他告诉记者,平日里,儿子几乎都由爱人照顾,母子俩在一起时有说有笑。可孩子却跟自己不亲,在他面前总是默默不语。“不过,这也不怪孩子,儿子幼儿园快毕业了,我一次都没接送过,也没怎么抱过他。”
上海的唐先生最近也有类似感触。他说,每天在外打拼,天不亮就出门,女儿还没睡醒,深夜到家时,她已经睡着了。为了弥补心中对女儿的愧疚,唐先生每次出差都会给孩子买一堆礼物,想用物质来补偿自己的“失职”。“前几天女儿过生日,我在外地没能赶回来。听爱人说,女儿抱着我给她买的洋娃娃许愿:‘希望爸爸早点回家,我有很多小秘密要告诉他’。”唐先生说,听到这番话,心里很不是滋味。
当下,我国家庭中父亲角色的淡化,正变得越发普遍。2014年,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针对“我国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地位”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44%的父亲承认工作太忙导致亲子活动减少,90%的孩子希望父亲抽出更多时间陪伴自己,但有23%的爸爸不喜欢被孩子缠着,26%觉得亲子活动实在单调。
今年父亲节前夕,腾讯网针对“各大城市父子交流现状”进行的调查也发现,5000名参与调查的爸爸、妈妈中,78%认为父亲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够;即便陪伴,半数父亲只是默默看护,进行阅读等高质量亲子互动的父亲不足25%;有些爸爸更像“甩手掌柜”,照顾孩子的重任全部交给妈妈。
父亲缺席孩子成长,问题多
《说文解字》记载,“父,家长举教者。”在传统教育中,父亲承担着教养后代的责任,在家中往往意味着规则、权威、信赖,是家庭物质保证者和精神引领者,所以《三字经》中有“养不教,父之过”之说。
“传统观念在当下似乎正走向衰落,而新的父教观念并未及时补位,是导致父爱缺失最主要的原因。”傅春胜告诉记者,近些年来,父母对孩子的关注远远少于以往,尤其是父亲,很多男性无法了解孩子心理需求,更不懂如何教育;其次,经济发展和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疲于追求更高质量的物质生活,作为家庭的顶梁柱,父亲容易忽视子女;再次,“4+2+1”的家庭模式下,孩子往往是“妈妈生,姥姥养,爷爷奶奶来欣赏”,偏偏爸爸缺席,他们能心安理得“退居二线”的原因在于,认为自己的教养职责可由其他家庭成员代替。此外,傅春胜指出,过于沉迷手机、电脑等提供的丰富信息,占用了爸爸们大量空闲时间,也会影响亲子关系。
傅春胜形象地将孩子的人格发展比喻成一个硬盘,7岁前80%的存储空间就已被占用。7岁后,孩子的性格已经形成,很难改变。如果父亲缺席这段陪伴时光,会给孩子带来诸多不良影响,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独立性差,过于感性。在傅春胜看来,当下的校园教育多以女性为主,如家庭中再缺少男性化的教育环境,孩子性格发展可能不够完善,常表现为独立性差、过于感性、做事逻辑性不高等。
缺乏性别认同。对于“我是男孩”等认知,是在孩子成长中观察、模仿习得。傅春胜认为,父亲是男孩接触最早、最久的男性角色,如生活中过多融入女性角色,男孩会更多效仿女性行为,遭遇“男孩危机”,行为“女性化”,而女孩则会认为男性无关紧要,变成“女汉子”。
处事容易消极、极端。“男性在解决问题时更直白、简单。”蔡景昆指出,如孩子在成长中缺少这部分处事方式的耳濡目染,不利于其情感表达和宣泄,容易导致偏激、暴力等。父亲多扮演“责任承担者”的角色,一旦孩子缺少这个榜样,果断、有节制、勇于担责的个性就很难得到发展,遇事习惯逃避。
每天最少和孩子互动9分钟
研究发现,父亲教育和母亲教育存在天然区别,母亲更感性,父亲更理性;母亲偏重生活,父亲偏重精神;母亲强调稳定,父亲重视创新。父亲教育还有以下优势。
培养乐观性格。蔡景昆介绍,以拥抱为例,母亲往往温柔地抱、细腻地抚摸,而父亲则不乏抛起等动作,这种良性刺激会帮孩子建立乐观、胆大的性格特质。多数父亲采取的“放养模式”会给孩子“去做吧,有老爸在”的暗示,让孩子的主见得到肯定。
提高社交能力。傅春胜认为,家庭中,父子、母子、夫妻关系是一个稳固的“三角形”,只有当所有情感交流充分了,家庭关系才能运行畅通,培养出一个具有良好社交能力的孩子。
助推创新力。蔡景昆表示,母亲对孩子事无巨细的安排,往往让孩子失去锻炼机会,而父亲更倾向“到时候再说”,这种心态会培养孩子更好的应变、创新能力。
人们常诟病“严父慈母”的教育方式让父亲过于严格、没人情味,但在傅春胜看来,这种互动尽管方式不对,但好过不去互动。他介绍说,台湾一项研究认为,父亲与孩子每天至少互动9分钟,具体包括:每天听孩子讲3分钟故事,让其自由、愉快地练习表达;每天陪孩子做3分钟游戏,激发其创造力;每天拥抱孩子3分钟,给予孩子安全感。最后,蔡景昆呼吁,希望爸爸、妈妈们多陪陪孩子,妈妈给予爱和关怀,爸爸建立规则,任何一方缺失都对孩子不利。孩子成长只有一次,一旦错过就再也不会回来。
新闻推荐
央视新闻客户端12月11日消息,这是一条伟大道路的艰辛探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从命运谷底奋力崛起,傲然屹立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