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智能”探针用于肿瘤光声成像

安徽日报 2018-12-10 10:54 大字

本报讯(记者 桂运安)中国科大梁高林教授课题组设计了一种“智能”近红外光声探针,用于肿瘤的增强光声成像,并在动物肿瘤模型上显示了光声成像信号明显放大的效果,为肿瘤的精准诊断提供了新思路。该成果11月27日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纳米快报》上。

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其精准诊断对于提高治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医学影像学检查受成像灵敏度、分辨率等多方面制约,无法对早期肿瘤特别是微小肿瘤进行精准检测。光声成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无损伤、无辐射成像方法,其结合了超声检测的高空间分辨率和光学成像的高对比度,能从大多数组织中采集功能和分子信息,提供高特异性的组织影像。

碱性磷酸酶是由许多肿瘤细胞高表达,并且分泌到胞外的一种酶,可以作为癌症诊断的标志物之一。该“智能”探针分子,在肿瘤细胞分泌到胞外碱性磷酸酶的作用下,生成去磷酸根的产物,同时产物被肿瘤细胞摄取后自组装形成纳米粒子,从而增强肿瘤的光声成像信号。梁高林教授课题组与苏州大学程亮教授课题组紧密合作,发现纳米粒子的形成在体外会使光声成像信号增大6.4倍。体内肿瘤光声成像结果表明,与碱性磷酸酶抑制剂处理的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肿瘤光声成像信号增强了2.3倍,且该探针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和稳定性。

梁高林表示,这种新型的近红外光声探针能够放大肿瘤的光声成像信号,从而为高表达碱性磷酸酶的肿瘤精准诊断提供新思路。

新闻推荐

小儿灌肠退热有潜在危害

半岁男婴小游因发烧在村卫生室接受灌肠治疗后,突发急性肾衰竭,身体多脏器受损,如今每天要做10多个小时的透析,今后还面临换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