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旅行的意义在于让彼此更加融洽 □宋晨希

半岛都市报 2018-12-10 06:06 大字

A20~A22

带爸妈旅游,重点是陪□王绯霞

■话题

旅游是生活的甜味剂,在旅行中可以和家人或旅伴一起放松身心,享受乐趣。但旅游也是块试金石,全家远途旅行后,不少人都被爸妈拉黑了,原因是两代人之间的作息规律、旅行路线、消费观念等存在分歧。

带爸妈旅游,听上去很美。实际上,只有1%的人承认全家旅行非常开心,大部分人全部爆发过争吵,并在第三四五六七天陆续崩溃,大家轮流跳脚要回家,并发誓这将是最后一趟集体出游。

有网友认为,如果有条件,子女可以出钱让父母自己旅游,大可不必非要合家同游。也有网友认为,爸妈在旅途中几乎全程嫌弃脸,跟亲朋好友讲起旅行却是眉飞色舞。其实,只要是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时光,就是他们最享受的旅途,所以作为子女也要学会适当妥协。

你在和大家庭一起出游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面对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请看本期“争鸣”。

刘鸿亚

如果周围的某个朋友对我说,他和某个人打算确定恋爱关系并考虑结婚,那么我一定建议他们,找一个假期一起出去旅行几天。

一直觉得,旅行是一个人品质的试金石。当几个人来到一个陌生环境,他们必须独自面对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选择出行路线,预订住宿,合理安排所去的景点以求最高效、最经济地利用每一天。

英国学者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中说,旅行可以加深人们对幸福的体验,而这种幸福就是古希腊哲学家所说的“由理性支配的积极生活所带来的幸福”。

人们为什么渴望旅行?一个人愈是疲惫,愈是心情不好,就愈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旅行,恰恰是让你能够将自己的理性发挥到极致,排除外在干扰,自己做主选择你认为最好的旅行方式。

但是,我们要注意,在古希腊哲学家眼里,人们之所以感到幸福,不是因为可以为所欲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你所做的行为必须合乎“德性”,对欲望有所节制,实行“中庸之道”。

说得直白一点,我们的幸福必须是通过自己努力来将某件事达到最好的状态,才是幸福。比如,饿了要吃饭,但是不能吃得太多,否则你就会因肚胀而难受。旅行也是如此,不论几个人,最后必须平衡每个人的意见,达成统一的旅行路线,

那么,由此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分析,为什么我们与长辈出去旅行,会经常产生矛盾,彼此嫌弃。

主要是因为长辈没有办法脱离既有的身份关系。他们在旅行过程中,还渴望子女尊重自己的意见,或者按照自己的生活节奏来安排旅行的诸种事宜。子女呢,因为觉得长辈的观念陈旧,或者抱着不让长辈操心的“孝心”,自己事无巨细地安排了所有旅行环节。于是,长辈觉得自己完全被忽略,子女又觉得长辈不理解自己的苦心,双方就容易产生矛盾。

因此,我觉得,要想克服旅行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子女与长辈之间必须彼此进行妥协。

比如,为了防止子女与长辈产生种种不必要的矛盾,在规划旅行路线的时候,双方必须就很多问题达成一致。长辈要明确提出,这一套旅行我不希望行程安排得太满,我想去哪些地方参观。当长辈提出要求之后,子女可以依据这些要求合理安排旅行路线和时间。

这样的话,既满足了长辈和子女都可以通过自己的理性来参与到旅行计划中,从而彼此都不会感觉被忽略。如果遇到突发状况,双方也可以通过协商来决定如何面对。长辈要放下在家中说一不二的权威,子女也不要认为长辈年纪大了,什么事都替他们做决定。只有双方彼此在相互妥协的过程中,旅行才会变得和谐。

即使双方都有些许的遗憾,比如没有去成某个景点,但从长远来看,旅行过程中彼此融洽的关系也会冲淡所造成的失落。毕竟,旅行更重要的是让彼此双方加深了解,促进关系的融洽。至于错过景点的遗憾,生命道路还很漫长,有的是时间可以弥补。

每家旅行都带了个放大镜□王清铭

看非诚勿扰,每看到一对璧人牵手成功,便为之高兴,但见其得了浪漫之旅的奖励,又暗暗为之悬心:不知节目组这是赠的蜜糖还是砒霜,浪漫之旅能善始善终吗?本想同舟共济白首不分离,岂知走着走着就散了。

对此,洞察人性的钱钟书先生一语道破,并谆谆告诫:旅行最检验得出一个人的品行,是一件很考验感情的事情。最劳顿麻烦时,人的本性毕现。一起旅行,考验的是每个人的价值观、审美观、消费观、兴趣爱好等。天天形影不离,吃穿住行在一起,三观不合,必会火花四溅,甚至刀光剑影。倘若不能互相迁就,二人必定矛盾迭出,甚至劳燕分飞。鉴于此,钱先生建议结婚蜜月旅行颠倒一下,一个月舟车仆仆以后,若还相看两不厌,无悔约之意,定然百年好合。

毋庸置疑,跟父母同游,矛盾也不可避免。比如父母历经物质匮乏的煎熬,子女却身处养尊处优、吃穿不愁的互联网时代,如此两代人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若不能承认彼此的差异性,难免会有各种磕绊,更遑论充分暴露三观冲突的旅行?所谓距离产生美是普遍真理。

假如父母身体好,可以自己旅游,子女便可出钱,大可不必非要合家同游,何苦彼此不自在呢?如果初衷是看世界赏风景,不如择三五好友同行,志趣相投,必然一路风景一路歌;假如想要行孝,那就努力想父母之所想,百依百顺。当我们旅行的目的改变,不为满足一己之私,而为博父母开心时,便会心甘情愿一切从父母方面出发,带着他们看世界,即使有一点小摩擦,也不在话下。

父母渐老,为子女无私付出大半生,一直迁就退让,牺牲自我,做子女的理应带他们去转一转,聊表孝心。90后高广宣高考后辛苦打工,圆了爷爷奶奶“北京梦”,让老人家兴奋不已。河南残障男子陈汉阳蹬着三轮车,拉着老母亲听戏、赏景、看热闹,不折不扣的孝行被广为颂扬。人能行之,何况我辈?

当然,这并非孝顺的标尺,老人未必都愿意旅游。充分的沟通,了解其真正需求才最重要。况且,人生本就是一场旅行。小时候,父母陪伴子女一路同行,百般呵护;长大了,子女理应常回家看看,多多陪伴,不一定非选择同游。旅游不过是换一种方式陪伴罢了,不论是跟孩子还是父母,切忌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要放下自我,降低期望值,换言之——适当妥协!重点不是游,而是陪。

本期周刊文章将发送至半岛+客户端“快读”频道。扫一扫,更多精彩极速浏览。

有一个被网友戏称为“直抵灵魂最深处的拷问”:“那种一起出门旅行都不会吵嘴的家庭真实存在吗?”有网友回复说,“每次出门都是大型吵架现场”,还有的说“吵到不想出去是真实存在的!”不过,也有不少网友承认“真正的和谐还是存在的”。

凡存在都是合理的,凡问题也都是有原因的。出现“状况”的家庭旅行,多半是收拾行囊时多放进了一面“放大镜”,专门用来放大伴侣或家庭其他成员的缺点。

吵架平时也有,在旅行时时间、空间更集中,也没有吵架的“避风港”,耳鬓厮磨,没磨出心灵的火花,反倒容易“磨”出各自的火气。有人还在行李中装“哈哈镜”,放大对方缺点,又缩小其优点;有人还带来“聚焦镜”,平时忽略的瑕疵,在旅行时被聚焦,直至“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了。

和谐快乐的家庭旅行多数与“迁就”有关,就如一位网友所言:“我妈想玩啥,我们一家人都迁就她。”投桃报李,“我想玩什么,我妈也迁就我”。迁就不是懦弱的退让,而是彬彬有礼的尊重,它与手拿放大镜吹毛求疵的“迁怒”有霄壤之别。人的性格各异,即使是一家人相处也需要磨合,而迁就是磨合的途径之一。

和谐的家庭旅行不会自带无形的“放大镜”,即使带了,他们也用于放大对方的优点,放大他们的感受,然后设身处地地替对方着想,想方设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对方也会这样推己及人,相互尊重,各自得到旅行的快乐最大值。

或许有人会说,一味迁就,那不是压抑自己的个性,牺牲自己的快乐?非也。迁就,看似自己吃亏了,但你得到的是爱人或亲人的快乐,他们也会将这种快乐回报给你。真正和谐的家庭旅游,有点像孔子所说的那样:“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通俗地说,就是你好他也好,全家都好。

或许有人还会说,两代人之间有代沟,很难磨合。思想观念等方面的“代沟”大概会有的,但没有必要用“放大镜”去看。在美和快乐面前,代沟应该很浅。代沟不是天堑,是可以互补的。老年人的经验,青年人的激情,不是可以相得益彰?因此,手中的“放大镜”应用以放大对方的优点,再大的代沟,也能“天堑变通途”。

每家旅行都带个放大镜,用以放大家庭成员的优点和感受。

《夕拾》周刊投稿邮箱:

bdrenwen@sina.com

新闻推荐

无资质办学 学费被挪用 热衷“超前教” 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在线教育机构乱象颇多

“给孩子报了一年近3万元的在线课程,没上几次课,机构就跑了。”近日,一位上海家长向媒体投诉称。近年来,网络在线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