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书荐】 基因可以解读过去,更能放眼未来 □汤顺清

半岛都市报 2018-12-10 06:06 大字

基因中的人类简史》的作者克里斯廷·肯奈利是一位知名作家,她以人类历史及家谱、文化、习俗、遗传疾病等社会现象为背景,以人类族群在非洲、亚洲、大洋洲、欧洲、美洲等地的迁徙、融合与冲突为线索,充分利用基因组计划及基因检测等现代技术的最新成果,揭示出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历史事实。

书中关于人类迁徙、族群形成、历史演进与基因之间关联的分析,也恰恰激起了我在旅途中的一些思考:

散落在环青海湖区域、辽阔的祁连草原,以及其他长河大漠、群峦叠嶂间的人们,是如何繁衍、联系、会聚成一个族群、一个社会的?丝绸之路又是如何冲破地理的天然阻隔,促进了不同地域、民族和国家的人员、商品以及技术的交流?那些早已埋入戈壁黄沙中的西域古国的历史,我们能够从现代人的基因中解读出来吗?读到基因与人类特征的关系时,我不禁再次回看探亲途中家族祖孙四代、妻子祖孙三代的合影,发现血缘相近的各人样貌、神态,确乎相似,不由得佩服基因的强大。

作者非常善于使用基因技术的最新成果来揭示隐藏在其中的历史。比如,人们早先知道“Y”染色体是按照父传子的方式传递的,而最新的研究显示线粒体DNA是按照母传女的方式传递的,两者均是“顺着单一线路遗传”,因此基因在母系中也有与父系“对等”的遗传脉络:“线粒体DNA同Y染色体是一样的,因为母亲的线粒体DNA是不能同父亲的线粒体DNA再组合的,因此,父亲的线粒体DNA不再传递,而母亲的线粒体DNA仍要遗传给她所有的孩子。如果她有很多女儿,她的线粒体DNA从此就会广泛散播。”

从现代遗传学来看,基因是生命信息的唯一传递者,生命体是基因表达的载体。人作为最重要的生命体,每个细胞的遗传信息都由23对染色体承载,其中22对是常染色体,一对是决定性别的性染色体。女性拥有两个X染色体(XX),而男性拥有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XY)。

书中关于家谱的理性分析也很有意思,读者可以从非伦理学的视角,更好地理解家谱为何得以在中国延续2000年之久,并思考它的意义所在。即便在当今社会,很多国人、家族也非常重视传统姓氏家谱的编纂和更新。家谱可以帮助一个人找到自己在家族历史中的位置,进而找到个体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位置,成为个人身份认同的根基。家谱通常以男性为主线,女性为配角,记得前几年,汤氏家族续修家谱,我从父亲那里得知每户只有汤姓男丁才有资格捐资。而事实上,从基因差异的角度考虑,男性女性之间的差别极小,不同族裔、人种之间的差别亦是如此。现代种族主义者可能希望有些DNA比其他DNA更为尊贵,但是人类基因组中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装点”种族主义——比如具有某种基因的人会比其他人更聪慧、美貌或纯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应验了2000多年前的那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家谱的主要作用是让我们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尊重先辈并凝聚血缘关系,从而慎终追远;家族血缘或种族血统绝不是自傲或自卑的依据。

《基因中的人类简史》

作者:(澳)克里斯廷·肯奈利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新闻推荐

谨防“人情送礼”成产业扶贫难以承受之重

■观察家扶贫的各级机构、单位,必须严格约束自己,绝不能随便收受农民的“土特产”,要将“扶贫不收礼”作为一种刚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