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江阴新桥:不足20平方公里“绣”出的“时裳小镇”

南宁晚报 2018-12-08 09:14 大字

今年国庆假期,节前才开园的江苏省江阴市新桥镇“飞马水城”迎来近20万游客。在充满欧陆风情的小城里,人们骑马、赏马,看盛装舞步的花样骑术,体验马文化,仿若置身欧洲小城。

“原来我家就在‘飞马水城’,1978年时这里还是三间瓦房。”路过“飞马水城”,总能勾起新桥镇绿园社区居委会主任王永忠的儿时记忆。

王永忠现在居住的小区前方,是一个大型的活动广场,广场与小区之间是社区服务站,从农家书屋到健康小屋,从理疗室到居家养老助餐点,从卫生站到康复室……各种居民服务一应俱全。

也就是40年时间,变化快得让他感觉像是在做梦。

40年前的新桥还是一个纯农业乡镇。40年后,这里已是全球最大的毛纺服装产业基地之一,掀起“彩色呢绒革命”的阳光集团、立足“男人衣柜”的海澜集团,在业内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1978年末,新桥像样的企业屈指可数。有些说是企业,其实是小作坊。”新桥居民赵彩宝从教育岗位退休后,专注于挖掘新桥历史。“那时,公社和生产队两级工业企业吸收农村劳动力仅1212人,工业产值仅400余万元。”

如今,这个面积仅19.6平方公里的小镇,已稳居于“中国制造第一县”——江阴市的第一方阵。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新桥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6.3亿元。

新桥的崛起,与改革开放同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的第二年,新桥就成立了第一家毛纺企业——新桥毛纺漂染厂,为后来新桥毛纺产业兴起奠定了基础。

1986年、1988年,阳光集团前身——江阴县精毛纺厂、海澜集团前身——江阴市第三毛纺厂相继成立。之后两家企业竞逐发展,成为各自细分领域的“领头羊”。

在上世纪90年代,阳光集团掀起“彩色呢绒革命”,一举奠定了自身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和品牌优势。

2002年,海澜集团发力时尚快销品牌,第一家“海澜之家”连锁专卖店诞生。

2001年,新桥创新开启“三集中”之路——工业向园区集中、农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镇区集中,小镇开启城市化之路。

如今,踏进新桥“小镇客厅”,一个布局清晰、宜居宜业的小城镇模型就展现在小镇居民和游客眼前。19.6平方公里的新桥被划分为三块:一块是7.3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一块是7平方公里的农业生态区,一块是5.3平方公里的商贸居住区。

新桥镇党委书记顾文瑜说,截至目前,全镇90%以上的企业都集中在工业园区,90%左右的居民都居住在核心镇区,90%以上的规模农业、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在生态区。

“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园林城镇”“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近十多年来,新桥城镇建设拿奖拿到手软,但新桥人并不满足于此。2017年,新桥又瞄准特色小镇建设机遇,计划在未来3年投入80多亿元,打造一个更高品质的花园式城镇——时裳小镇。

“飞马水城”正是这一计划的一部分。顾文瑜说,未来不久,新桥将成为集高端面料供应、时尚服装设计生产、精品文化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兼具时尚、文艺气质的花园城镇。

据新华社南京12月7日电

新闻推荐

王靖一行到彬州市 调研卫计工作

本报讯(记者范秋艳)12月7日,副市长王靖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到彬州市调研卫计工作。王靖一行来到彬州市太峪镇拜家河村卫生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