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要素活力助推乡村振兴 相关评论
□李永卫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今后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激活农村发展新活力的重大行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关系到家家户户的利益和福祉。要把十九大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落到实处,真正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就必须充分激活“钱、地、人”三大要素活力,以要素促发展,以要素促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必须有真金白银的硬投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财政优先保障,就是要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撬动作用,把更多财力优先投到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上,让全社会看到政府推动乡村振兴的决心和信心,才能持续有效带动更多金融和社会资金投入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金融重点倾斜,作为金融部门,要根据“三农”工作的实际,结合乡村振兴的需求,降低金融扶持门槛,创造性地开发金融产品,把金融资源更多地配置到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社会积极参与,就是要号召有责任心的优秀企业家,把发展的目光向“三农”倾斜,充分挖掘乡村各种优质资源,用真金白银的投入,让乡村各种要素资源活起来、动起来,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活水源头。
实施乡村振兴,必须高效盘活土地这一重要资源。乡村的土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老百姓的宅基地,二是老百姓赖以谋生的土地,这是乡村振兴最大的要素和资源,但也是沉睡的资产、闲置的资源。如果能高效盘活这些沉睡资产、闲置资源,就抓住了乡村振兴的根本。解决乡村振兴“地”的问题,关键是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土地流动机制,让土地动起来、活起来。同时,必须切实保障农民对土地、宅基地的根本权益,必须把土地制度改革的“红利”分给乡村,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土地要素的活力,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引进大量高素质人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是关键。但由于当前我国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乡村地区人口呈持续外流态势,乡村振兴进程中面临着严重的缺“人”困境。所以,必须通过构建高效、健全、完善的激励机制,吸引大量进城务工农民及管理型、科技型人员“回流”农村,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教育,提高乡村多层次教育水平,不断培育一批懂农业、爱农村、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和非遗传承人等特殊人才,让这些人才真正回流农村、服务农村,才能真正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
新闻推荐
阳光讯(记者李希通讯员叶亚楠)12月1日,由汉中市水果批发市场主办,区商务、农业、农产品贸易协会等单位协办的汉台区首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