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日”:跨过红丝带艺术装置的“勇气之门”
12月1日是第31个“世界艾滋病日”。来自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医疗机构的30位志愿者在上海闵行万象城广场为观众们发放红丝带。佩戴红丝带既是对艾滋病群体表达友好的方式之一,也表达了对艾滋病人的关心、支持和希望。最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广场上高高矗立着的红丝带造型的“勇气之门”——此一装置是根据具有艾滋病认知的标志性符号—红丝带搭建而成。而且在红丝带装置的中间还设置一扇卷帘门,意思是希望勇敢地推开这扇门,快速检测与了解自己有无艾滋病感染状况,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可能性,为控制艾滋病、共享健康生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红丝带造型的“勇气之门”装置
1991年,以纽约画家帕特里克和摄影家艾伦为首的15名艺术家成立了一个叫作“视觉艾滋病”的组织,希望创造一种视觉象征,以示对艾滋病患者的同情。这个红丝带也是自那一刻开始出现,现已成为对HIV和艾滋病认识的国际符号。它代表了一种关心,关心那些活着的HIV感染者,关心那些已经逝去的病人,关心那些受艾滋病影响的人。它代表了一种支持,支持HIV感染者,支持对未感染者的继续教育,支持尽全力去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疫苗,支持那些因艾滋病失去至爱亲朋的人。红丝带也成为一种希望的象征,象征疫苗的研究和治疗感染者的成功,象征HIV感染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上海市艾滋病防治宣传员
活动现场,上海市艾滋病防治宣传员吕凉、尔冬强、陈燕华、程雷、倪琳分别分享了自己作为艾滋病宣传员的感悟。001号宣传员、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吕凉对澎湃新闻说,“作为001号'上海市艾滋病防治宣传员”,我感到非常荣幸。每一年的世界艾滋病日,也是对我们的提醒,不能忘记自己肩上的担当和责任。我也希望通过此次活动,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让更多人跨过“勇气之门”。”“勇气之门”活动现场
知名摄影家尔冬强表示,“我从2010年起开始做艾滋病防治宣传员,至今已经有8年了。作为摄影人,这些年我主要在海上航行,不管是水手,还是摄影家,因为活动范围的半径比较大,所以这个群体在如何防治艾滋病的问题上,是应该引起重视的。”
另外,青年指挥家、词曲作者金承志成为了上海市第6名艾滋病防治宣传员,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为其授牌。他所带领的彩虹合唱团因演唱《张士超你昨天晚上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在哪里了》和《感觉身体被掏空》而火爆全网,现场他们演唱了歌曲《彩虹》、《我喜欢》,用美妙动听的歌声向观众传达了他们给予艾滋病人的爱与力量。开启艾滋病快速检测室的“勇气之门”
活动仪式上,上海市卫建委赵丹丹副主任、闵行区卫计委杭文权主任、上海万象城辛亮总经理和上海艾滋病防治宣传员一起开启了艾滋病快速检测室的“勇气之门”。据悉,通过进入“勇气之门”进行快速检测,15分钟之后就可以知道自己的HIV感染状态。许多观众也勇敢地走过“勇气之门”,通过检测屋中有趣且易懂的艾滋知识问答。
工作人员还通过发放相关艾滋病普及资料,义诊等形式为市民们传授何为艾滋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流行现状与危害、艾滋病宣传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如何预防艾滋病等方面的知识,使大家能够以更平和、更自然的心态去面对艾滋病。活动现场
主办方表示,通过此次宣传活动,希望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艾滋病对人体带来的危害,并清楚地认识到艾滋病并不会通过日常接触进行传播,有效消除群众对艾滋病的恐慌心理,并引导大家树立起正确的认识,做到不歧视艾滋病人,相反更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让和谐、关爱的氛围在社会上延伸。
————————————
延伸阅读
性、禁忌与越界者:艾滋病如何改变了美国当代艺术
1981年,艾滋病开始在美国蔓延,由于当时医学水平不给力,在美国引发毁灭性灾难。由于不了解病毒来源与传播方式,几乎整个80年代都没有有效的治疗方式。在人际交往活跃的纽约,疫情的爆发更是让许多艺术家和创作者都身处其中。
比如,活跃于纽约的艺术家基思·哈林(Keith Haring)。
基思·哈林参与抗艾运动,1990年2月32岁的哈林死于艾滋病。
《忽视=恐惧》
1988年,涂鸦艺术家基思·哈林发现自己已身患艾滋,在生命的最后两年里创立了基思·哈林基金会,并留下一系列关于疾病的创作,《忽视=恐惧》《抗击艾滋》《安全性爱》。
《除下现代贞操的遮羞布》
1981年,伊萨尔·帕特金的画作《除下现代贞操的遮羞布》被认为是最早的艾滋病艺术作品,帕特金在目睹一些病患面部出现的卡波西氏肉瘤后创作了这件作品。
这件抽象作品将疱疹变成了发红且凸起的斑点,在涂抹着令人厌恶的黄色画布上显得触目惊心。
艾滋病最初爆发于男性同性恋者社群,一些西方极右翼甚至将其视为“同性恋癌症”与“魔鬼”,媒体与政府亦对此讳莫如深。面对死亡的威胁,同性恋者们起而应对这场空前的挑战。艺术圈中也有很多同性恋者不同程度地公开身份,在作品中反应这一命题。虽然当时的主流艺术圈并不接纳公开出柜的艺术家,但创作从地下艺术运动开始兴起。
帕特里克·安格斯,《我心呯呯跳》
1991年,以纽约画家帕特里克·安格斯(Patrick Angus)和摄影师艾伦·弗雷姆(Allan Frame)为首的15名艺术家成立了“视觉艾滋”(Visual AIDS)组织,希望创造一种视觉象征,以示对艾滋病患者的同情和关爱。
抗艾运动逐渐成为由艺术家主导的世界公共运动,并产生全球参与的效应。每年12月1日举行的“没有艺术的一天”(Day Without Art)、“沉默=死亡”(Silence=Death)等已成为全球博物馆、画廊与艺术中心都为之响应的全球性艺术运动。
“沉默=死亡”运动视觉符号
在现在艺术圈里,已经有了更多的博物馆、美术机构开始会举办与艾滋病相关的艺术家或主题性展览,探讨性别、艾滋与艺术的文化议题。
(本文源于《艺术新闻》)
新闻推荐
新华社乌鲁木齐12月2日电(苏华党辉)2日凌晨,随着迪那2油气处理厂扩建工程的投产,我国最大凝析气田——迪那2气田,天然气将在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