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乌骨城 高句丽的七百年繁景(下)

华西都市报 2018-12-03 03:09 大字

乌骨城城墙全长7527米。

渊盖苏文画像。绘图/罗乐

由于年月太久,石城结下斑驳的青苔痕迹。

山下的烽火台,一呼百应。

乌骨城北门遗址。

不用粘合剂的“干砌”堡垒。

□贵哥文/图

凤城市文管所原所长、考古学家崔玉宽是研究高句丽历史的专家。1985年春,他和凤城市边门文化站站长李炳富开始对山城做深入考查,他们连续一周吃住在凤凰山下,在林间穿梭,在山崖攀爬,用皮尺丈量着计算,在本子上写着画着……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

崔玉宽提供的资料显示:乌骨城是高句丽时期在高山上建造的规模最大、保存现状最好的大型山城,此城始建于晋安帝(404年)高句丽势力进入辽东之后,距今约1600余年。明《辽东志》上说,乌骨城“可容十万之众”。

据崔玉宽介绍,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从2005年到2006年,先后两次对乌骨城北门等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初步揭开了乌骨城山城的神秘面纱。他们又在古城里发现了大量辽金时期的遗迹遗物,特别是一批极为重要的契丹文铜官印、“古城”款铜镜、“东京留守司委差羽字勾当印”和成批的铁农具、铁兵器的不断出土,证明了乌骨城是高句丽时期的重要军事大城,也是高句丽抵御中原进攻的最后一道屏障。当年高句丽大将军渊盖苏文率部和唐太宗的部队在此血战数月,失败后逃到鸭绿江以南的朝鲜半岛,继续作战。

高句丽 经28代王历705年

长期以来,高句丽人出于保护自身的考虑,在山城内做好大量粮食和战争物资的储备,准备长期据险而守,适时出山城进行反击战。这种战略思想,也一直贯穿于高句丽存在的整个700余年时间里。

史载高句丽人“性凶急,有气力,习战斗”(《后汉书》卷八五篇《东夷传·高句骊》),军队由步兵、骑兵和水军构成,士兵凶悍多力,长于防守。高句丽最初建国后,发兵灭掉了周边的荇人国、北沃沮等,渐渐进入繁荣期。公元三年,高句丽第二代大王琉璃明王迁都今吉林省集安市,筑丸都山城。

高句丽经28代王,历705年,始终难以融入中原王朝。可以说,高句丽和中央王朝的关系非常复杂,盘根错节,枝蔓丛生。许多史学家围绕高句丽的历史和政权范畴,也发生过不少争议。

隋炀帝 三次御驾亲征高句丽

这里,结合凤城市地方志资料和《新唐书·高丽传》、《高句丽古城研究》等文献史实,简述一下历史上的高句丽是一块多么难啃的硬骨头。

著名的“三征高句丽”,是隋炀帝杨广从大业八年(612年)到大业十年(614年)对高句丽进行的三次战争,三次均为炀帝御驾亲征。这是隋帝国君臣永远的痛。

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高句丽王派出靺鞨之众万余人,侵扰隋朝辽西地区。这次出兵,直接导致了隋文帝及后来的隋炀帝对高句丽兴兵动武。

从隋大业七年(611)起,刚刚结束巡游江都的继任皇帝隋炀帝以统一国家的名义,为这次东征进行各项粮草军备,至大业八年(612)二月,隋炀帝正式进军。出征时,各军首尾相接,旌旗相连长达千里,声势浩大,史称“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三征高句丽,隋军到底出动了多少人,这在历史上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按上海大学葛剑雄教授的观点,隋朝实行的是府兵制,寓兵于民,动员率很高。在鸭绿江一线,隋军陆军共有九个军团,共计三十万五千人。葛剑雄根据征战中士兵不堪重负、埋掉粮食的记载看,认为这九支军团是原来左12军重组的结果,所以三十万五千人以作战士兵可能性更大,加上来护儿部的水军,即不到四十万,远没有一般史家认为的百万之众。

后遗症 战争导致民不聊生

隋帝国第一次征讨高句丽,虽说实际兵力没有达到百万,但从战兵规模和军队编制上看,相比争议巨大的长平之战、后世的永乐北伐,还有萨尔浒之战,其规模都是空前绝后的。同样,这种大规模的远征,对国力的消耗和后勤压力也是空前绝后的。

《隋书·食货志》记载了三征高句丽的惨状:“老弱耕稼,不足以救饥馁,妇工纺绩,不足以赡资装……宫观鞠为茂草,乡亭绝其烟火,人相啖食,十而四五。”由于大量的劳动力被抽调,粮食储备在运输中被消耗,造成了国家的剧烈动荡。军民不堪重负,要么饿死、要么被治罪、要么逃亡、要么反抗,最终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隋炀帝征高句丽,结果高句丽还在,隋朝却大乱灭亡,北周留下的丰厚遗产被败坏殆尽,隋炀帝造成的大乱严重削弱了国力,导致人口锐减到200余万户,还留下分裂内战,导致民不聊生。

一代枭雄去世

七百年王朝内乱瓦解

到了唐代,唐太宗李世民接过战锤,继续跟高句丽死扛。

此时唐太宗风头正健。贞观年间,唐朝攻灭东突厥汗国、吐谷浑汗国、西域诸唐征高句丽国,打败薛延陀汗国,四夷威服。贞观十七年(643),新罗(高句丽邻国,也是大唐属国)遣使入朝,述说“蛮横”的高句丽人多次出兵欺负他们,还图谋断绝其和唐朝的贸易通路。李世民派人出使高句丽,命其停止争战,遭拒。唐太宗大怒,遂决定发兵东征高句丽。

亲率讨伐

唐太宗未能灭高句丽

可能出于“战前动员”的考虑,唐太宗动手前狠批隋炀帝的做法:“炀帝无道,失人已久,辽东之役,人皆断手足以避征役。朕今征高丽,皆取愿行者,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从军者,皆愤叹郁邑,岂比隋之行怨民哉!”说炀帝这家伙征辽东时强人所难,害得士兵打断自己的手足来躲避出征与徭役,我现在征伐高句丽,都是选愿意出征的人,募十得百,募百得千,一些没能跟随出征的人,还在家乡抱怨没得到建功立业的机会呢--强扭的瓜不甜呀!

隋唐两代帝王都将平定高句丽视为世代伟业,不死不休,这是为何呢?难道是隋唐两帝闲得没事,就喜欢和高句丽秀秀肱二头肌而劳师远征吗?当然不是,这有他们企图“统一”全国、免除后患的考虑。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而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现在天下安定,唯有高句丽这个地方还不安分,虽然自己没啥成就,但后世子孙能在自己帮助下,可以实现伟大的事业,这不是最好的结果吗!也就是说,唐太宗攻打辽东和高句丽是作为统一中国的最后一仗来操作的,所以他要前赴后继拿下高句丽,也替大唐的小兄弟新罗国做做主。

杨秀祖《高句丽军队与战争研究》介绍:贞观十九年(645)二月,唐太宗以高句丽摄政弑主虐民为由,亲率六军,从洛阳北进,率兵攻打高句丽。但东渡辽水以后,遭到高句丽人的顽强抵抗,唐军在安巿城(今辽宁海城南营城子)久攻不克,加之气候转冷,雪花飘飘,草枯水冻,粮草不继,兵马难留,只得下诏班师。

之后,唐太宗对高句丽的进攻仅维持在一些小规模的突袭,收获甚微,很有些高射炮打蚊子费力不讨好的效果。

内部纷争

致长年饥荒国力衰落

高句丽为什么这样难对付?一方面,是高句丽有多处异常坚固的石城堡垒,进可攻退可守。比如五女山城、乌骨城在军事方面就曾发挥巨大作用。后来乌骨城被唐朝军队收复,才为唐朝平定辽东扫除了障碍。

再就是,高句丽末期有一个能人,一代枭雄。谁?大将军渊盖苏文。

渊盖苏文(603-666),史载“貌魁秀,美须髯,冠服皆饰以金,佩五刀,左右莫敢仰视”,说渊盖苏文头脑灵活,武艺高强,多谋善断,但也心狠手辣,坑杀起俘虏来眼睛都不眨一下。渊盖苏文早年同突厥人作战时,通常将自己的军队分作前锋、马队等各个部分,临战状态下谁不尽责就立地处死。而前锋部队,身披重铠甲冒着敌方箭射刀砍勇往直前,身后才是善射的弓箭手。不管敌人的反攻多么猛烈,没有指令前锋绝不能退后一步,否则统领前锋的人就砍死停步不前的人。看来,古人早就会玩“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那一套了。

掌军有方的渊盖苏文,多次成功抵御唐朝想灭掉高句丽的企图,威望很高。666年夏,渊盖苏文因病去世,渊盖苏文的三个儿子为了权力发生争斗,引起内部纷争,加上长年饥荒,国力衰落。两年后,也就是668年,大唐再次东进鸭绿江,与新罗国南北联合攻击,经过血战灭了高句丽。

司马光《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八记载,高句丽第二十七代国王宝藏王高藏被唐朝俘虏。随后,高句丽贵族及大部分富户与数十万百姓被迁入中原,融入中国各民族中。另有部分人留在辽东,成为渤海国的臣民,其余小部分融入突厥及新罗。

自此,高句丽国家不再存在于世。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八又载:高句丽灭亡后,它的户口总数是69万户,总人口是390万5000多人。唐代鼎盛时,高句丽可以一次性出动15万野战军,可以进行30万以上的兵力动员。高句丽军队的强大还可以从它的仆从军上看出来,鲜卑人、靺鞨人、契丹人等中国历史上的战斗民族都给他们打过工。

烟花散尽,一个王朝的步履,在苦寒之地磕磕碰碰走过七个世纪后颓然倒地,苍凉淹没,踪影难寻。一如晚秋的红叶,在簌簌飘落中飞舞出最后一抹红晕,落地为泥。

新闻推荐

美欲组建联盟合围伊朗 “中东版北约”呼之欲出?

热点新闻:美国《新闻周刊》网站称,特朗普政府正在积极推进一个由“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简称“海合会”)加上埃及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