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一味挂牌子 上墙不上心“牌子满墙”形同形式主义“野草”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8-11-30 12:06 大字

[摘要]“牌子满墙”形同形式主义“野草”

在一些乡镇街道、村居社区,越来越多的牌子悬挂在基层单位的墙上门上,大大小小动辄几十块。不少群众反映,这些地方只负责挂牌,却无相应功能为百姓提供服务。由形式主义催生的挂牌过泛过滥现象近年来有加速蔓延迹象,“牌子满墙”成为基层治理铲除不尽的“野草”。牌子轮流挂,谁来检查就挂谁的

为明确责任、抓好工作,基层挂个牌子无可厚非。但记者走访发现,为了考核评比、创建先进,为挂牌子而挂牌子的现象并不少见。相关规定不仅要让牌子上墙,还要见阵地见人见机构。

在贵州省贵阳市某社区服务中心,走廊墙壁上挂满了来自各单位、系统的牌子,大小形体不一,记者粗略数了一下,林林总总达30多块。无独有偶。在贵阳市另一个大型社区办公楼三层7间办公室至少挂了17块牌子。其中一间办公室有5个阵地:市民学校、社区消防培训学校、道德讲堂、青少年道德讲堂、家长学校教学活动室。

记者注意到,这些挂牌来自党群、文体、计生、科普等多个条线,但一般工青妇、老幼军工作相关的牌子较多,其中一些还存在明显的功能重复。

在湖北省荆州市某村,今年5月村委会墙上的86块各类标识牌和制度框拆掉了,只保留村支部、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党建评星晋级等4块。原来,当地4月份召开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集中整治动员大会,该村村委会室内室外“牌子满墙”问题被曝光批评。不过,记者再次回访时有干部却反映,整改情况不容乐观,有反弹迹象,还是牌子轮流挂,谁来检查就挂谁的。领导一关心,牌子就多起来了

记者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一村庄看到,新修的办公木房外挂了15块牌子。 “领导一关心,牌子就多起来了。 ”该村支书坦言,以前村里偏远、贫穷,被称为“光棍村”,2013年县委书记开始对口帮扶村寨,一下子就变为了远近闻名的样板村,后来又相继成了省里多个部门、一些重要领导的联系点。

“如果没有那么多检查,下面也不会去挂那么多牌子。 ”湖北某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直言,有一些盆景村、迎检村、示范村,在公路沿线,自然条件好,交通又方便,检查工作的部门往往去得多,于是他们的牌子就多。

江西省一名县级干部分析,一个主观原因是每挂一个牌子可能就方便拿到项目。比如说挂一个社区戒毒康复室的,到上面可能就能拿到几万元的项目资金,再比如说拿到省里面的关爱留守儿童的牌子,就能拿到5万元,作为基层工作经费,所以社区也有跑点挂牌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有的上级部门也需要下面挂牌,不管下面有没有人做事,反正牌子要先挂上。比如说农家书屋、电脑阅览室。挂牌之后,又涉及上级检查,一般都要建一个领导机构、制度要上墙、还要挂一个记录本。

记者在多地调研中也发现,这类形式大于内容的挂牌,还表现在一些电商进村综合示范点、科普乡村e站等方面,一定程度上带来了资金浪费,也让群众反感。

“牌子再多,办不好事儿也没用。 ”有群众说。 “去年村里做牌子就花费了1.9万元,确实有点浪费。 ”一位村干部说。“并同类”“摘虚牌”,回归服务本职

多名基层干部建议,基层挂牌要体现服务性、贴近群众需求,没必要面面俱到,也没能力面面俱到。每一个牌子背后都代表着一类事务,不能搞成“上下一般粗”,要分清楚哪些是需要县乡统筹的,哪些是要分派下去做的,哪些是可以几个村一起做的,哪些是可以合并整合的。

但清牌减负也不单单只是清理门面,因为往往有形牌子好摘,无形台账、考核难除。要想治标又治本,还应重点从强化基层组织服务能力入手。

一名基层干部表示,应大力培育基层社会组织,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给社区 “减负”,从根本上解决社区“牌子”多的问题。

此外,也可借助现代信息手段完成精准代办服务,真正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据《半月谈》

新闻推荐

中非专家研讨公路标准对接

日前,继中美、中俄、中法公路工程标准对接研讨会及交通基础设施工程标准院士论坛成功举办后,中非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研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