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长安剑:科学是中性的 但人类所共有的道德不会摇摆

中央政法委长安剑 2018-11-28 21:09 大字

科学是中性的,但人类所共有的道德不会摇摆。

“基因定制婴儿”,消息一出,举世哗然。生物科学不光改动了生命的密码,还应用在生殖细胞上,孕育出了新的生命。

11月28日中午12时许,宣布开展这项秘密研究的贺建奎,在香港大学发表公开演讲。

他虽然表达了歉意,但表示不后悔开展研究:“如果是我的孩子,我也遇到同样的情况,我会率先实验。”基因技术悄无声息地穿透了生物实验室的隔离墙,被科学改写的基因将通过遗传在人类社会扩散,带来伦理上的忧思。而未来笼罩着无法穿透的迷雾,无法预知的后果又让人感到害怕和焦虑。

在当下,这个无比需要科学创新的时代关口,该如何看待这件事?长安君想说三点:

第一,我们必须拥抱科学进步

谁都无法否认,科技是人类认识世界最有效的工具。

就拿以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生物工程为例,她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人类自身,并在人类健康、预防疾病、延长寿命方面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科技所带来的各种产品影响每一个人,惠及这个星球的每一个角落;她所带来的方法论丰富了哲学,让宗教退回到精神领域;她所带来的希望,总是能让人类在无比艰难的求知路上前仆后继。古希腊哲学家希伯斯因为发现了根号2,被毕达哥拉斯学派所追杀,葬身地中海;布鲁诺宣扬“日心说”,被罗马教廷烧死在鲜花广场。

但希伯斯死在了根号2下,并不能阻止无理数成为整个世界无法动摇的数学根基;烧死布鲁诺,也并不能阻止这个世界绕着太阳旋转,让智慧和理性成为人类认识宇宙的不变信念。

是真理,即便打压掩盖也能一样成为永恒,是邪说,则必然会被人类摒弃。无论如何,是科学真正的进步,总会得到人们真心的拥抱。

不拥抱历史发展的规律,必然被历史的洪流碾压。不拥抱科技,人类后退一步,就是茹毛饮血,社会后退一步,就是万劫不复。

第二,科技发展必须受到约束

科技发展是把双刃剑。

剑锋一侧披荆斩棘,而剑锋的另一侧,科学技术所产生的负面后果,诸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淡水危机、土地荒漠化,恶果越来越让人无法承担。有人说,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恶果,必须付出成倍的代价,才能平复提高和改善背后的塌陷和损毁。

此言非虚。被誉为人类史上第二大发现的进化论,进入到社会学领域,肆无忌惮交叉变种,最终一度成了为社会不平等、种族主义和帝国主义正名的学说;核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不受约束地投入战场,最终导致数十万人丧生,人类终于有了消灭自己同时毁灭星球的能力。

这次“基因定制婴儿”事件同样如此,唤醒了人们对灾难的记忆,放大了那些悲观的预言。

没有约束,科技放出的是不可控制的野兽。加以约束可以控制,进化论仍然是研究和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学说,核技术依然带来能够引领人类走向无限未来的能量,基因技术依然可以造福全人类。

让科技始终保持在服务人类的正轨上前行,才能不断创造价值、解决问题、带来幸福。

第三,科技发展决不能只有油门,没有刹车没有油门无法前进,没有刹车车毁人亡。

这个刹车不能只是道德自律。事后一百多名科学家联署声明抗议实验,学界异口同声的谴责,让我们看到绝大多数人仍在坚守着这可贵的自律。但有违科学道德的事依然会在极少数人身上发生,在理论不确定、技术不完善、风险不可控的情况下贸然进行人体实验。

这个刹车应该是法治。当道德、原则无法约束的时候,唯有法治能解开不受控制的“基因密码”,让科技回归前行的正轨。

但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科研的伦理禁区、安全禁区之上,尚未拉起不可触碰的高压线,让人有可乘之机。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这次“世界首例”的消息一公布,舆论没有被冲昏头脑,媒体第一时间提出质疑,引发公众关注,普及相关知识,凝聚成全社会在安全观和道德观上的共识,这点难能可贵。

这共识,就是给科技发展安装上法治“刹车踏板”最好的社会基础。

科学技术不是潘多拉的魔盒,她是推动我们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凝结着人类的劳动和智慧。只有约束她,规范她,在她前行的路旁设置带刺的藩篱,才能让所有人品尝她带来的甜美果实。

附:贺建奎对“基因编辑婴儿”关键问题的回应

为什么选择CCR5基因?

HIV在很多国家是一个致死性疾病,会让很多未感染的儿童面临生命危险,在中国也是如此。对于CCR5我们已经研究了几十年,并做了很多临床实验。CCR5基因作为第一个切入口,具有简单易理解的特点。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已经了解是否存在潜在感染的可能性,并且进行定期病毒检查来保证安全实验。

当然,我反对使用基因编辑来对人的功能性进行提升。

如何招募实验对象?

艾滋病志愿者小组负责这次招募。

多少人阅读过知情同意书?

除了我团队以外,大概有四个人,包括这对夫妻,一位来自美国的教授和一位中国科学院教授,他们都是看过的。

我们开始项目前,首先去见了几个科学家和医生,确定CCR5是可以用于这项实验,早期实验数据也支持了这一观点。在之后的几次科学峰会上,收到了积极的反馈,早起的实验数据,也得到斯坦福等高校教授的支持,所以我们就继续进行。

为何直到孩子出生,公众才知道这项研究的存在?

很多人都问过这样的问题。感染HIV病毒的父母和这些孩子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需要帮助百万个可能感染潜在疾病的人,我们如果有这样的技术,就能帮助到更多人。首先这是个公开透明的研究,我也愿意与社会分享我的研究,社会可以决定接下来研究该怎么做。

关于未来理解对这两个孩子的责任

我见过受艾滋病感染的可怜的人民,他们甚至要把孩子给别人抚养来避免在成长过程中感染。所以我们选择在孩子出生的时候就预防这一风险,后续将会进行治疗与跟踪。我们会倾尽全力抚养这两个孩子,对她们的下半生负责。

是否会公开两个孩子的身份?

公开这些信息是违法的,中国法律不允许我们这样做。

研究的资助来源?

最开始研究的时候,我最开始作为大学的教授参与研究,前期研究的基础来自于大学实验室,后来我来到诊所进行研究。

是否有公司参与研究,你的公司是否参与研究?

我的公司没有参与,不管是资助还是参与研究,都没有。

公司相关资助人是否存在利益交换?

这个没有。

你们的团队如何提供这两个孩子的医疗保障?

我们有很多制度确保这项研究的每一分钱都会用在这两个孩子身上。

这事违反大众意愿,为何要秘密研究?

我一直是科学界的一员,这些数据我们曾获得科学界的反馈,所以我们觉得应该更进一步实验,我们与美国和中国同行都谈论过。

这对孪生姐妹,未来人生是否会遭到不同对待?她们的人生和家庭是否会有影响?

我们必须要考虑学术之外的问题,我们必须要有不同的价值观念。我们不打算使用任何工具来控制她们的未来,孩子有自制力,她们会自然的成长,要允许她们有选择的自有,要让孩子们自身的潜力得到发展,追寻自己的生活和幸福。

她们是小孩子,不可能有真正的自制,孩子成长的环境很重要,如果她们未来表现得不同,父母会怎样看她们?

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你是否已经预料到这么多争议?

这两个孩子的存在,是一次消息泄露。最早我是想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把信息传递给美英学者,让他们与中国同行讨论,但是信息现在就遭泄露,并没有预计到这么多争议。

如果这两个孩子是你的孩子,你会做这样的实验吗?

如果是我的孩子,我也遇到同样的情况,我会率先实验。

(本文原标题:《“基因定制婴儿”研究者公开回应质疑,长安剑有话要说》)

新闻推荐

垃圾如何细致地分类和回收 日本人是这样做的

上海市的生活垃圾分类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很多人觉得上海的生活垃圾分类太难了,街道居委的分类志愿者更觉得分类工作推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