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城镇化发展要摒弃“速度情结”

大众日报 2018-11-28 09:48 大字

□杨增凡

城镇化的本质,是在人口集聚的过程中,实现经济形态、生活方式、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实质性改善。只有内生、均衡、全面的城镇化,才是高质量的城镇化。

提升城镇化质量,既符合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诉求,又契合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发展质量效益的目标要求。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但也面临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巨大压力,离高质量发展的城镇化还有很大差距。

产业转型升级缓慢制约城镇化进程。产业是引导区域经济增长与繁荣的主要来源,城市通过产业升级得到不断强化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我国经济正由粗放型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这一产业结构升级过程驱动着城镇化建设。但是,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地区差距、行业差距等仍然存在,一些老工业基地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仍存在产业结构偏重偏旧、资源环境难以为继等情况。由于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缺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缺少动力支持,传统产业转型的动能较弱,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缓慢,不能带来显著的就业效应,这些都制约着城镇化质量的提升。

宜居宜业的城市生活状态尚未达到。按照世界城市的发展规律,城镇化率达到40%—60%,标志着城市进入成长关键期,“城市病”进入多发期和爆发期。由于人口盲目地过度集聚,导致城镇规划难以跟上城镇化规模发展的需要,“低密度扩张”的发展方式造成了道路交通拥堵、城市基础设施供求失衡、教育与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不足。同时,人口过度密集导致了城市资源过度消耗以及城市环境污染等问题,使得城市不能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高效的公共服务,影响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极化型城市化的非均衡增长,终究会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被动型城镇化质量低下。城镇建设能够有效拉动投资、带动消费,促进当地经济建设。但是,目前很多由行政力量主导的城镇建设出现了典型的被动城镇化现象。被动城镇化的地区普遍缺乏整体的长远规划,资源利用粗放和分散,没有特色产业支撑,没有产生集聚集约的效果,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也较差。这种无城市内核的城市躯壳,工业发展相对滞后,服务业基础缺乏,无法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加上医疗、养老、教育等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滞后,无法在人口城镇化集聚过程中带来生活方式、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实质性改善,不仅没有促进经济的发展,反而带来了环境的污染、大量资金和土地的浪费,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

城乡统筹的就地城镇化进程缓慢。在中国城镇化的多元模式中,以县和镇为核心的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是一种社会成本更小的城镇化路径,有利于城乡均衡发展。现实中,虽然农民生活方式和城镇的差别已日渐缩小,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也受到了农村居民的欢迎,但是大部分就地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足够、及时的资金支持,乡村财政的公共投入不足,制约了农民市民化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很多就地城镇化地区的农业区域特色不明显,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虽能保证本地农民的非农就业,但主要岗位还停留在技术含量低的加工生产环节,部分地区优势产业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农民增收基础不牢。

从根本上说,城镇化建设质量的提升,就是摒弃片面强调城镇化过程中的速度和数量,强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居民生活水平提升、生态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优化以及城乡协调互补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针对上述问题,今后应在如下几个方面重点发力: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吸引人才集聚。科技进步与城镇化进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技术发展和创新的程度,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和人力资本的提升是最重要的贡献。因此,提升城镇化质量,应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通过促进专业型高端人才在空间上集聚,建设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提升从科技到现实生产力的转换能力。政府应构建有利于产业创新的更加开放包容的市场竞争环境和产业生态环境,为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通过汇聚全球性的资源,吸引各种不同背景、不同文化、不同国别的人才聚集,为城市发展带来全新动力。

加强城市品质建设,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当前,人们对高质量的生活需求越来越强烈,高质量的城镇化应以民生的改善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经济发展成果拓展到生态、环保、社会等领域,优化市民的生活和精神文化品质,处理好人口集聚所带来的各种城市问题。城镇化建设应规避空间的盲目扩张和资源要素的过度开采,除了发展形象和速度外,更要注重城市建设以“人”为核心,把“宜居”放在城市功能的首位。不仅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还要有公平的各项制度、较高的城镇福利保障水平、较高的城镇文明水平和较高的城镇人口素质,追求和谐的生态环境、高品质的社会和人文环境,提升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发挥优势找准定位,建设特色小城镇。产业是城镇建设的支撑,是一个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每个城镇都有自身的自然禀赋以及历史人文与经济条件,各区域间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区位特点,避免同质竞争,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特色小镇建设要依照区域优势、自然禀赋和资源条件找准定位,以特色为主,多业驱动,构建复合型、集约化的多业态经济体系。对于具有特色文化资源的小城镇,应彰显地方的文化底蕴,培育成为以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科技教育、民俗文化传承等为主题的专业特色镇;对于无特色的农业型地区,小城镇的主要功能是一种集市经济,应主要服务于地方性的农业生产及社会交往。

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就地城镇化。“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为农村城镇化带来了新的机遇。农民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结合地区特色农产品,通过农村电子商务以及网络直播等模式衔接农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同时用网络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产业的全链条,提升产业化水平和协作化程度。抓住“互联网+”的历史机遇,离不开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依托职业技术培训机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农广校等,结合当地特色产业,进行包括农业培训在内的多元职业技能培训。同时,政府应加大资助力度,鼓励有志于农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回乡创业。只有当职业农民的收入超过了外出务工可能获得的收入时,才能吸引更多人才留在家乡发展,推动农村的城镇化。

新闻推荐

基因编辑婴儿为何引发 科学界集体质疑谴责?

11月26日,来自中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