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审查不能坐等科研人员“自爆”
11月26日,有媒体就“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进行报道。这个消息引发全球哗然。许多科学家认为这不仅是不安全的,也是有悖伦理的,其中一些人甚至谴责这项研究为“人体试验”。国家卫健委当日回应,“立即要求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认真调查核实,本着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和科学原则,要依法依规处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开结果”。
这个回应不可谓不及时,但是也很难平复舆论担忧。由此回应不难看出,把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的“历史性突破”是游离在相关部门的监管之外的。如果不是当事人贺建奎主动爆料,国家卫健委应该还蒙在鼓里,不知道“基因编辑婴儿”已经“横空出世”。
更加令人不安的是,当这个消息引发公众热议时,各关联方都在撇清与贺建奎及其团队的关系。南方科技大学表示,此项研究工作为贺建奎副教授在校外开展,未向学校和所在生物系报告。深圳卫计委医学伦理委员会表示,此前并未收到这个项目的伦理审查报备。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表示,网上流传的“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申请书”怀疑为伪造,已经报案。事关人的生命与健康的一项技术突破竟然搞得如此扑朔迷离。无论贺建奎的试验初衷是怎样的用心良苦,基因编辑技术又是如何的安全,“基因编辑婴儿”项目都不能绕过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术伦理的审查。否则,任性妄为的科学试验有可能给人类带来不可逆转的灾难。
现在既需要对“基因编辑婴儿”调查核实,也要反思伦理审查报备制度缺陷。长期以来,我们的科研工作者绝大多数是在国有科研机构和高校中进行研究,他们依靠行政力量配置资源,所从事的研究项目在监管部门看来都是可控的。科研工作者如果不先行报备,就得不到必需的资源,也很难做到“先上马再说”。但是,“基因编辑婴儿”的项目证明,贺建奎已经游离在主流的科研体制之外,与之相关的报备审查也形同虚设了。贺建奎之所以主动停薪留职,是因为跳出高校搞这种比较前沿的研究,不仅少了许多约束,还会得到社会资本的更多支持。目前,贺建奎名下已经拥有多家企业股权。生命科学每往前迈出一步,都会趟出一个巨大的市场,贺建奎置伦理审查于不顾,急切地宣布“基因编辑婴儿”技术取得成功,未必都是出于对科研的痴迷,背后或许还有利益的驱动。
现在,“基因编辑婴儿”是真是假还有待于监管部门的进一步调查。这个事件的结局也许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糟糕。但是,我们必须从这个事件中警醒,防止一些不理智的科研人员为了名或者利,肆意踩踏科研伦理和道德的“红线”。这就要求对现行的伦理审查报备制度加以完善,不能再坐等科研人员“自爆”成果,“生米做成熟饭”之后再调查往往是不可逆转的,必须更加主动地介入到那些涉及生命伦理乃至人类安危的前沿研究项目中。
新闻推荐
“絮叨”专家张晓艳 “坐不住”的人大代表 不仅对病人温柔以待,更是前往多地调研,以人大代表身份提出提高基层医护人员薪酬待遇等建议
11月26日,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张晓艳在问诊病人。新京报记者王嘉宁摄“北京榜样”公众号“文明北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