侥幸心理要不得
姚平
侥幸心理是指意外或偶然地获得利益或躲过灾祸。引申为贪求不止,企求非分,意外获得成功或免除灾害的心理活动。如侥幸过了某一关,侥幸得到某一物,侥幸躲过某一劫,等等。
心理学研究表明,侥幸心理是人的本能意识,这种心理反映在人的各种思维活动之中,通常情况下,其只是一种潜意识,不足以支配人的行为,但是,当一个人自控能力不强,这种潜意识孕育膨胀后,就会引发冲动,使侥幸心理变为侥幸行为。
据观察,侥幸心理一般具有投机性、空想性、扩张性和传染性等特征。投机性,即不积极创造必然条件,而是把希望寄托在偶然因素上,或渴望机遇突然降临。因而这种心理是一种投机心理。空想性,即不是根据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来进行,而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来行动,因而没有客观基础,纯粹是一种空想。扩张性,即侥幸心理使自己的欲望一时得到满足,或使自己的不正当行为一时免于惩罚,就会使这种心理进一步扩张起来,成为一种习惯。传染性,即凭借侥幸心理意外或偶然地获得利益或躲过灾祸后,会对他人产生示范作用,使他人产生侥幸心理而步其后尘。
细分析,侥幸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荦荦可记的是理想信念缺失、非法欲望膨胀、法纪观念淡薄、道德水准低下。揆诸现实,大凡侥幸心理严重者,无一不是理想信念缺失、非法欲望膨胀、法纪观念淡薄、道德水准低下者,概莫能外。
侥幸心理的危害性很大,它既阻碍人们成长进步,又助长各种不正之风;既使人思想麻痹酿成大错,又让人上当受骗损失钱财。所以,先哲将侥幸心理列为人生十大陷阱之一,提醒人们,“莫因一时侥幸,招致一生不幸”,并告诫人们,“侥幸心理应放弃,受到惩罚后悔迟”。
在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今天,每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该做的事一定要想方设法,做实做好;不该做的事一定要增强定力,莫想莫做。切莫心存侥幸,坐等机遇凭空而降,不劳而获,或深信“夜幕我无知者”,四处伸手。须知,实干是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幸福都是干出来的”“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须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B)(12)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耿薇)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联系全国人大代表等制度要求,11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