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士兵有兵马俑那么高吗?通过DNA能确定名人墓葬吗? 探秘西大古代人骨标本库
赵东月老师(左)和学生正在清理人骨标本。
■文/图记者张潇实习生陈立颖
“秦代的士兵真的有兵马俑那么高吗?”“曹操墓葬地有争议怎么判断哪个才是真的?”揭开这些有趣的历史之谜有了一个新的解答途径——西北大学的一个收藏有5000多具古代人骨的标本库。
走进标本库,不同代的人类骸骨整齐地存放于此,标本柜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明清都有。“这些样本以西北地区为主,也保存了一些西南地区和来自山西的样本,共有5000多具,是国内最大的标准库之一。”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科技考古中心赵东月老师介绍说。
标本跨度5000年
古代骨头也能提取DNA信息
考古发掘是考古学研究的基础。大家对于考古发掘出的珍贵文物都很熟悉,殊不知挖掘出的人类骸骨亦会告诉我们许多珍贵信息,解开许多人类未解之谜。赵东月介绍,对考古出土人骨的研究属于体质人类学。
人骨收集十分不易,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大量考古挖掘的支持。“我们的人骨收集,确实特别不容易,因为年代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宋元明清,不管纵向研究,还是横向研究,我们这边的标本都很丰富。”
据悉,依托古代人骨标本库,西北大学已与华大基因合作,成立了古DNA实验室。所有生物不论是人类、动物还是植物都有DNA,无论是头发、皮屑还是血液等,只要有一点点遗留就可以提取有效的DNA信息。不过古DNA的提取,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困难。赵东月介绍,为避免被污染,古DNA提取最理想的状况要从颞骨里面打探针进去提取,但是污染会大大降低。
每当有新的骸骨送到实验室,首要工作便是清理。赵老师指着自己的工作台说:“大家在实验室看到的骸骨都是干干净净的,但实际上刚刚发掘出来的大部分都覆盖很多泥土。”试验台旁边的几袋子“土”引人注意,这正是骸骨被送来的原始状态。赵老师举例说,“前几天在塔吉克工地,我们去现场发现的均是零散骨骼”。
不同的生活方式
在骨骼上会留下不同印记
“全部出土骨骼都是研究对象。”据赵老师介绍,研究工作第一主要是研究骨骼的形态。不同人群不同年代不同地域,都有自己的形态特征。例如游牧人群和农业人群肢骨形态就可能有所不同,因为游牧民族要常常骑马,股骨骨干有时候就比较扁,而农业人群就比较圆。根据颅骨特征,体质人类学者把古代人群划分了很多类型,比如说古中原、古华南、古西北等。赵老师表示,古西北类型相比古中原类型,眼眶稍低一点,鼻子稍阔,而古西北类型相对来说脸稍窄一点,然后眼眶稍高一点,鼻子比较窄,我们就是这样来区分不同类型的。
另外人骨研究还可探讨古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方式。例如牙齿的磨耗形式不同,相应的生业模式便有所不同,也就是说,是农业、狩猎还是游牧?不同的生活方式,在你的骨骼上会留下不同的印记。“有时候还需要和现代人对比研究,因为我们已经不能确切地了解古人了。复原古代社会和古代人群的生活图景,是我们力争达到的目标。同时我们还需要学科融合,要团队合作,一同研究。”研究亦可揭秘古人身高和脑容量之谜,但仍需更长时间研究以及更大的标本量支持。
同时,赵老师也一个个解答了很受大众关注的一些趣味疑问,她表示:要确认古代的名人墓葬,首先要找到跟他有血缘关系的人才能确定,只要找到直系后人就可以通过DNA来确定,但找寻正确后代难度较大。唐代有白人(欧罗巴人种),但是有没有黑人(尼格罗人种),这个目前在标本库还没有发现。她说:“如果有的话,该人种特征应该还是很明显的。”有关兵马俑的身高,赵老师表示,这个需要大量的标本,目前我们做了一个标本研究,身高不到180厘米。做的全身高的话,要做测肢骨,需要大量的标本和长期的研究。标本量越大,越接近于真实。
研究远不限于实验室
更需要到考古现场直接工作
目前实验室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便是“秦人西迁之谜”。什么叫秦人?这个定义非常广,有文献记载,秦人最初是周守卫西陲的一个小邦,后慢慢壮大。赵老师表示,说西迁,那就默认是东来的,但考古学学界对这个问题还存在争论,我们体质人类学方面也想给出相关的见解。比如他们跟东边有更深的血缘关系,还是跟西边有更深的血缘关系?这就是我们研究的一个方向。
该实验室曾在一具战国的骸骨上发现了一个肺结核的痕迹,这正是国内方兴未艾的古病理学,古病理学研究中最具挑战性的是古代人群生活方式与健康和环境的关系。例如食物种类对健康的影响,肉食人群和素食人群的疾病种类的差别,人口控制方式和迁徙等所带来的健康问题。又如作为聚落考古的重要研究内容,古病理学非常重视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与人口密度、人群规模以及隔离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
研究远不只是实验室,更需到考古现场直接工作。赵老师坦言,“相对于实验室,现场能获得更多的信息,比如说骨骼出土的时候,骨骼在解剖位置上的细微变化比较容易被忽略,如果我们去现场,可能会发现这个骨头方向不对,说明后期有扰动过,可能是古人的一个仪式,如果我们不去现场,就不知道这个现象。所以,只要时间允许,我们基本都会去做现场提取、鉴定,再进行后续研究。”
新闻推荐
我国“艾防”基金三年投入约1.57亿元资助近千家社会组织抗艾
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在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即将到来之际,记者从中华预防医学会获悉,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基金(下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