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一名农民工的浦东20年 “来到这里,由不得你慢下来”

安徽工人日报 2018-11-25 07:54 大字

1995年5月,几位浦东的老住户回到正建设中的浦东陆家嘴金融街看景。于文国摄

石玉何正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的采访。视频截图

“来到这里,感觉就像是车子开上了高速,由不得你慢下来。”回首在上海浦东新区奋斗的20年,石玉何如此感叹。

1998年,石玉何从安徽老家来到浦东新区,进入上海洋帆实业有限公司成为一名帐篷缝纫工。如今,他已是一名获得国际设计大奖的帐篷设计师和拥有36项专利的工人发明家。

1990年4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此后,一系列制度创新、政策红利,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才。

“听说‘浦东一年一个样,3年大变样’,我想,去上海闯3年是不是也能比原来强?”凭着一股冲劲,石玉何来到了上海。1998年的浦东,很多地方还是农田一片。“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是上海人的默契。石玉何记得,当时要从浦西到浦东去,还得在码头上等着坐轮渡。

到了浦东,石玉何成了一名帐篷缝纫工,每天坐在缝纫机前裁剪拼贴布料。日复一日的机械工作,让他心里打起了算盘:即便在缝纫工岗位上把技术做到一流,一年也只能赚到1000多元,而他有两个孩子要抚养,生活压力比较大。

于是,石玉何决定逼自己一把——申请转到更核心的设计技术岗。

一开始,老板并不愿意“失去”石玉何这样一个熟练工,想让他“知难而退”——如果3个月内无法在技术岗位上独立操作,就得放弃。没想到,石玉何咬咬牙答应了下来。

他开始学习CAD制图等技术,不仅在3个月内实现了独立操作,还在接下来的3年里先后从六任师傅那里出师。随着浦东地区开发的不断深入,石玉何设计的帐篷也开始走出国门。2008年,他设计研发的帐篷获得了欧洲户外展“年度最佳帐篷”。

因为发明创造,石玉何被浦东新区总工会授予了“工人发明家”称号,他还在2014年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如今,浦东高楼林立,寸土寸金,成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和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之一。正是无数像石玉何这样的普通劳动者,在奋斗中成就了浦东,也成就了自己。

这些年来,通过工会为职工提供的专项培训,石玉何也在不断给自己充电,“浦东的发展日新月异。必须不断学习,才能跟上这里发展的节奏。”

新闻推荐

湖南永州: 七旬老太用酵素种脐橙

这是彭老太在果园里安装的太阳能音乐播放器,通过播放音乐促进果树生长(11月24日摄)。▲11月24日,彭老太展示自制的“酵素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