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浙江苍南4名干部子女被曝吃空饷 纪委调查半年后仍无下文

民主与法制时报 2018-11-24 10:37 大字

“民主与法制时报”微信公号11月24日消息,今年六七月,被媒体广为报道和社会广为关注的浙江苍南“吃空饷事件”曾引爆舆情。彼时,当地纪委迅即介入并立案调查。如今,时间过去近半年,余波仍难以平复。

2018年金秋的温州,正是一年柚子飘香、丰收采摘之时,然而,高兴不起来的张先生面对举报一年多来毫无所获的现实,内心却充满了茫然和酸楚。

“半年前全国的媒体报道了,涉案的领导仍联系不上,办案的部门仍在调查,我们职工的权益仍得不到伸张……”坐在记者面前的他,脸上写满沮丧和无奈。

与张先生一样,无助又无奈的还有50多人。他们曾经都是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盐务管理局员工,其中有退伍军人,也有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从去年5月开始,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实名举报所在单位及其领导子女“吃空饷”问题,同时要求补发15年来被克扣的工资福利,但至今没有任何进展。

2018年6月、7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温州电视台“人民问政”等新闻栏目(简称央广新闻、温广新闻)相继报道了此事,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随后,当地纪委介入调查,但至今没有进一步的消息。

“领导是否违规违法,那是政府部门需要搞清楚的问题,我们只想拿回属于个人的正常收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张先生说。

记者获悉,张先生等人还在当地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但至今无下文。

“吃空饷”报道引发关注

成立于1981年的苍南县盐务管理局,与苍南县盐业公司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合署办公”。

今年6月,苍南县盐业公司的部分员工联名在网上实名发帖举报他们主要领导的子女在苍南县盐业公司不上班“吃空饷”,旋即引起媒体的关注。

据央广新闻、温广新闻报道,实名举报人之一张先生在该公司主要负责考勤工作,他向记者提供了一份内部名册,表示涉嫌“吃空饷”的4名员工均是原苍南县盐务管理局现任或前任主要领导的子女,郑某、张某、顾某以及余某。

苍南县盐务管理局审批科科长陈先生也是举报人之一,他印证了张先生的说法。据其介绍,郑某是盐务管理局局长郑某合的儿子,张某是该局副书记张某松的儿子,顾某是该局副局长顾某轨的儿子,余某是该局副书记余某富的儿子。

苍南县盐业公司办公室负责人游圣群在回应上述媒体采访时称,他在盐业公司工作了10多年,没有见过这4名被举报的员工,但这几个人的档案资料缺失了,具体原因不清楚。

此后,记者从苍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这4名苍南县盐业公司领导干部的子女中,郑某、顾某、张某三人均是通过该公司交纳的社保,社保申报工资为2820元,身份为合同工。“去年9月就全部解聘了,社保已经停了。”该局事业管理科科长黄定辉称。

据举报信称,每个“吃空饷”的当事人每年能拿到5万元左右的“工资”。

上述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7月4日,苍南县纪委介入调查,并对郑某合等负责人立案审查。

除了“吃空饷”,上述员工的举报信中还罗列了苍南县盐业管理局、盐业公司及其领导其他涉嫌违法问题,比如,该公司所属的芦浦盐场、马站盐场改制后土地被征收,巨额补偿资金和补偿土地均下落不明;盐业公司于2012年开始经营葡萄酒销售业务,账面利润与实际产生的利润差额巨大;盐务管理局和盐业公司工程的建造、装修均未按规定招投标等。

“我们把举报的相关材料都交给了纪检部门。不过,纪委立案调查后,并没有对涉案人员做进一步处理,除了郑某合不去上班外,其他人还在正常工作。”张先生称。

2018年11月22日,本社记者试图联系郑某合,未果。记者致电苍南盐业公司目前暂时主持工作的负责人朱斌,他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关于“吃空饷”的问题,盐业公司的工作没有受到影响,还在正常运转,相关责任人的工作停掉了,纪委还在调查中。

从严治理仍存巨大空间

实际上,“吃空饷”问题在苍南并非个案。据苍南广播电视台今年2月报道,自2017年7月以来,苍南县开展“吃空饷”问题和“在编不在岗”专项治理行动,成立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对全县各机关事业单位展开全面督查。目前,苍南县共有207人退出了公务员、事业编制和国企在册队伍,其中事业人员预退88人,辞职、辞退98人;公务员提前退休19人,开除2人;追缴“吃空饷”工资51.9万元,暂停领取财政工资15人,为财政节省资金2000多万元。

苍南县委书记黄荣定在今年4月份的全县“吃空饷”问题和“在编不在岗”专项治理工作动员会议上还强调,各部门单位要以鲜明的态度和坚定的决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下大力气治理“吃空饷”和在编不在岗问题,不达目的决不收兵、誓不罢休,坚决打赢“吃空饷”问题和“在编不在岗”专项治理这场攻坚战。

黄荣定的话音刚落,苍南县盐业管理局“吃空饷”问题就喧嚣尘上,并引发全国舆情,让苍南县顿时陷入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中。

除了上述媒体的报道,一些颇具影响的媒体还纷纷刊发评论。如中国纪检监察报在今年9月份刊文指出,这样(苍南)的治理力度不可谓不大,整治的风声不可谓不紧,制度的刚性不可谓不强。在如此高压态势之下,仍旧有些单位领导想尽一切办法安排关系户“上门吃喝”,可见“空饷”确实是一个人见人爱的“香饽饽”。

该文分析“吃空饷”背后的原因,指出,想要不劳而获,“空手套白狼”的诱惑巨大。除此之外,违纪违法成本低也是“吃空饷”屡禁不止的一大原因。某地曾严查公职人员“吃空饷”,但最终结果是“主动退还不追责”。

“我们没有想到媒体会这么关注,不过媒体的关注有助于推动问题的解决,然而(媒体)报道半年过去了,县里发起的治理行动也要到12月份结束了,但我们的问题依旧没有一个说法。”张先生愁容满面地对记者说。

对此,苍南县纪委宣传部门人士日前告诉本社记者,纪委立案调查后,发现盐业管理局确实存在违规招聘情况,同时还发现其他违规违法问题,但因为案件情况复杂,目前仍在调查中。

温州市人大代表、浙江中辛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朱千里针对上述事件表示,盐业管理局领导的权力没有得到有效制约,没有监督,是非常可怕的。“举报人反映出来的情况,真的是太令人震惊了,行为太恶劣了。现在纪委还在立案查处,相应的情况如果属实的话,要绝不姑息,严肃处理。”

温州市人大代表、温州市瓯海区教师发展中心干训部主任涂雅丹也强调监督的重要性。“要加强人大的法律监督,媒体的舆论监督,还有群众的社会监督,真正形成一种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也要给那些做了小动作但还没发现的人敲敲警钟。”涂雅丹说,“另外,对于这个案件,希望当地有关部门千万不要雷声大雨点小,不要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而且一定要把后面的保护伞给彻底揪出来。”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5年,国家就开始了全国范围的清理“吃空饷”工作。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对“吃空饷”的治理力度更是空前,加强了从严查处从严问责。

关于盐业公司领导被纪委立案调查的情况,11月21日记者再次与苍南县纪委宣传部门人士联系。其回复称,案子还在办理阶段,具体案情不太清楚,“如果有结果了我们也会及时公布。”

劳动仲裁遥遥无期

“从去年9月开始,我们向苍南县劳动和人事仲裁院申请补偿职工工资及相关福利的仲裁。苍南县仲裁委员会至今未给我们做出合理合法的裁决。”张先生无奈地称。

在张先生等人看来,盐业管理局“吃空饷”问题被媒体曝光后,会加快推动相关部门解决他们诉求的相关福利待遇问题,但时至今日,一年过去了,仲裁院一点动静没有。

记者获悉,2017年10月24日,陈先生等55位苍南县盐业管理局原职工就工资报酬、福利待遇等诉求向该县劳动仲裁院申请仲裁。苍南县劳动和人事仲裁院立案后,于同年11月22日开庭审理了此案。之后,再无下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3条规定,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45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5日。

“也就是说,根据法律规定,60天内要做出裁决。”张先生说。

对上述问题,苍南县劳动和人事仲裁院院长陈德省日前告诉记者,仲裁院接到盐业管理局的职工仲裁申请后,随即开庭审理。由于涉及财务上的很多问题,需要委托会计事务所对盐业局的财务进行审计评估,但这笔评估费用迟迟不能落实,多方协调不成,所以案子就无限期终止了。

“我们协调过纪检部门,想获取相关资料,但纪检部门回复称正在调查中,不方便提供;我们与申请人协商,建议事先垫付这笔费用,也没达成共识。”陈德省进一步解释说,“实际上盐业管理局的账面上有资金,支付评估费用没问题,但目前新领导班子没到位,没人给签字,钱也支付不出来。”

“不是我们不愿意垫付这笔费用,而是他们评估的内容与我们诉求差距太大,我们有8项诉求,而仲裁院委托事务所评估的只有其中两项,所以我们没有同意。”张先生回应称,“另外,根据法律规定,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那么,在我们诉求中,事实清楚的部分是不是该先作出裁决,而不是无限期终止仲裁,置职工的合法权益而不顾?”

“而且,不管是盐业管理局还是盐业公司,就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盐业管理局没有了,盐业公司还在正常运转,说没人签字,那么还在上班的员工的工资又是如何发出来的?”张先生质疑道。

“盐业局部分职工的问题关系到他们个人的权益保护,也关系到全县的和谐稳定,我们会向县领导汇报,并建议县里召开协调会,尽快依法解决。”苍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方以军告诉记者。

(原题为《温州苍南“吃空饷事件”风波难平》)

新闻推荐

河南举报河湖非法采砂最高可奖1万

近日,河南省河长制办公室印发《河南省河湖非法采砂举报奖励办法》,规定举报河湖非法采砂者,最高可获1万元奖金。据悉,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