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法院向公众支招防“执行不能”案件发生
新华社天津11月21日电(记者翟永冠 黄江林)什么是“执行不能”?怎么减少“执行不能”案件的发生?20日,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该院“执行不能”案件的基本情况和典型案例,并向社会公众提出四点建议,以减少“执行不能”案件的发生,避免给当事人造成财产损失。
据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季红介绍,“执行不能”是指在案件的执行过程中,由于被执行人确实无财产可供执行,经执行法院穷尽手段仍不能执行的案件。对于这类案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况依法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据了解,2018年1月以来,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共219件。因此,为尽可能减少“执行不能”案件,避免给当事人造成财产损失,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向社会公众提出四点建议。
建议一,树立风险意识。无论是在商业活动,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凡是涉及交易活动,都要随时警惕潜在的风险。比如:在出借钱款前应对借款人的经济及信用状况进行必要调查,要求借款人提供有效的担保等,给自己的借款行为等采取一定的保护性措施。
建议二,要有财产保全意识。从决定启动诉讼程序开始,就要考虑后续的履行问题,要充分运用诉前保全、诉中保全尽可能多的查控财产,从而有效地防止对方转移、隐匿、毁灭财产,以保证胜诉后能顺利实现权利。
建议三,要主动提供财产线索。申请执行后并不是进入了实现债权的“保险箱”,要消除“执行万能”“向法院申请执行后什么都不管”的惯性思维,申请执行人应积极主动查找被执行人财产线索,及时向法院提供。
建议四,要正确看待破产程序。在实践中,有的被执行人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履行给付义务的能力,甚至早已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连年亏损、资不抵债。这种情况下,申请执行人也可以考虑向执行法院申请启动破产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执行不能”的案件,法院会进行动态管理,一旦发现被执行人具有可供执行财产的,法院将依法及时恢复执行,申请执行人也可以申请恢复执行。
新闻推荐
据人民日报讯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潘巍峻带领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揭秘体内造血干细胞归巢的完整动态过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