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来自云南副县长的一线观察:80后扶贫干部为什么白了头?

新京报 2018-11-21 01:02 大字

城乡两顾

云南还有很多像李忠凯这样的干部,日复一日地坚守着扶贫一线,只为让更多贫困人口走出贫穷,过上幸福的好日子。

云南楚雄州大姚县湾碧乡党委书记李忠凯火了,这位80后乡党委书记以一头与其年龄不太匹配的白发,引发了社会对于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基层干部生活状态的关注。

就我个人来到云南贫困县挂职四个多月的观察和了解,李忠凯书记这样的干部并不少见。县级党政领导的构成比例大概是70后占70%,80后占15%,还有15%的60后。而下沉到乡镇层面,80后的党委书记和乡镇长是非常普遍的配置。

年终岁末,每年的此时,正是建档立卡户年度动态管理和相关信息精准录入国务院扶贫办数据系统的时间窗口。云南基层干部此时的基本工作状态大都是在下面的村村寨寨去跑,这种跑绝不是跑给上级部门看的作秀,而是由这里独特的空间地理结构决定的——作为一个基层干部和地方领导,要想了解真实的情况,必须走进大山深处。

怎么把山里的宝贝为更多的山外之人知晓,并把它们运出大山,让资源变现,让农民脱贫、增收、致富,这是大山深处的基层干部夙兴夜寐、念兹在兹的头等大事。要想富,先修路。可是直到今日,那些国家级贫困县之所以贫困,交通不便仍然是一块致命的短板。

到底是外面的商人进去,还是里面的百姓出来?这是两个不同的判断。若是前者,修路便是。而后者是易地搬迁扶贫,也是李忠凯书记前些年做的主要工作。脱贫绝不是简单的空间位移就能解决,后续还须有产业的配套和就业的支撑,还需要基层干部用耐心和高超的工作技巧去完成思想疏导工作。

当下困扰云南扶贫一线基层干部的另一个重点工作是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的走了,留下来的贫困户,很多住在年久失修的危房之中。按照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要求,这里面能够用钱解决的都是相对不难的问题,唯独住房安全这一条,是脱贫验收时最直观可见的一个考量指标。

所以,到了脱贫攻坚的最后阶段,据我的观察,云南基层干部的工作时间表往往是与农村危房改造的进度相同步。有贫困户认为,越到后面越能拿住干部急于完成任务的心理,得到更优惠的条件。还有贫困户认为房屋修缮一新,就不能再享受到很多优惠政策,因而不愿换新房。凡此种种,都需要基层干部去做思想工作。

云南相对全国其他省份来说,是一个落后省份,这里目前还有73个国家级贫困县,数量全国第一,很多民众依旧处于深度贫困中,收入水平较低,住危房,基本医疗保障不完善……这些问题,是贫困户的困难,也是摆在基层领导干部面前的难题。

面对这些问题,我也常常夜不能寐,相信李忠凯亦是如此。正如他所说的,“我改变不了头上的白发,但我要改变这里的贫困”。云南还有很多李忠凯们,他们日复一日地坚守着扶贫一线,只为让更多贫困人口走出贫穷,过上幸福的好日子。

现在在云南,很多贫困地区对敢于担当、取得脱贫攻坚突出实绩的干部,在保持其现有岗位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其他方式提升其职务职级,以表彰和激励先进。

其实,云南还有很多有情怀、有责任的基层干部,我也希望,舆论能关注更多奋斗在一线的扶贫干部,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如此,他们也更有动力扎根扶贫一线,将“扶贫攻坚进行到底”。

□曹东勃(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现挂职云南省元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新闻推荐

《中国农村改革40年》出版

新华社北京11月20日电近日,人民出版社出版陈锡文等著的《中国农村改革40年》一书,并在全国公开发行,该书被列为中宣部2018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