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手机进课堂”应做到有的放矢
○堂吉伟德(职员)
今年8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出台的“禁止手机进课堂”新政,其意在于防止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对孩子的视力给予保护。但据媒体调查,政策落地两月有余,国内仍有多所中小学虽禁止学生将手机带入课堂,但未制定明确条文。还有不少家长反映,学校老师布置的一些作业,需要用手机等电子设备帮助完成。
某种意义讲,“手机进课堂”禁令是基于现实问题的正视与纠正,也是解决问题的指向性措施。若不能基于政策而形成社会共识,则手机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就难以得到缓解,事态也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尽管大家都意识到,学生使用手机有利有弊,应因势利导并扬长避短,将手机的学习辅助、联系沟通和了解信息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在校内禁止的情况下给老师、家长和孩子更多的选择权,然而问题在于,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实现严格的监督管理,需要外部约束和干预能力的匹配,若无强有力的外部环境的塑造与影响,仅靠未成年的自律无法拥有良好的习惯养成。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比之于受教育的孩子来说,扮演教育和管理功能的教育者,同样需要破解手机依赖症带来的困扰。
因此,禁止“手机进课堂”应做到有的放矢,厘清责任与边界。如何教育教育者和如何管理管理者,已然成为当下面临的最复杂的教育问题。若无学校老师、家委会、学生自治组织与学生家长的功能发挥,则“手机进课堂”进与不进,都将难以找到最恰当的契合点。
新闻推荐
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徐斌: 交通银行以专业金融服务助力进口博览会
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徐斌接受专访时表示,进口博览会是与会各国展示国家发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