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生,做好一件事 不向手工说再见(14)
□阿木
“纸张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国家应该提到战略高度来。”舒老师总结道。现在也许正是复兴手工造纸的好时候。整个社会的文化生态好起来了,手艺人的工作开始受到重视,从事手艺也有了经济保障。好纸的市场越来越大,会鼓励人们将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手工造纸技艺上。当然,现在也出现一些新情况。应酬、宣传之类的事多了,手艺人不可避免地会分散精力。作为手艺人,谨记自己的职分,能回归平凡,回到手艺,这是最重要的。
芒团寨的手工造纸技艺
“好的趋向是,大部分人仍然会做纸,因为宗教生活和日常生活所需;可能的问题是,因为‘非遗’所产生的利益纠纷也许会变多。”
——民族学博士莫力
芒团寨本是云南边陲耿马县一个普通的傣族村寨。和周边寨子唯一的不同大约就是,芒团寨的傣族还沿袭着手工造纸的传统。在手工造纸普遍受到冲击的近几十年,芒团寨的手工造纸
始终存在于寨子的日常生活中,一直没有太大波动,被媒体称为“活化石”。
2006年,芒团寨手工造纸技艺申遗成功,此后寨子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正是莫力感兴趣的研究方向。2011—2013年,莫力先后三次去芒团进行田野调查,前后加在一起大约十个多月的时间。很难说芒团寨的手工造纸技艺开始于何时,只能说自从有了芒团,便有了芒团的手工造纸技艺。当地的手工造纸与他们虔诚的佛教信仰有很大的关系。老人们会将芒团造纸的原因归于佛祖降福。在他们的讲述中,佛祖曾来到芒团,发现这里的环境非常适合造纸,于是就教芒团人如何用构树皮造出上好的白棉纸,目的是让人们用来抄写佛经。在孟定镇,只有芒团一个寨子世代从事手工造纸,其他寨子都不造纸,村里人认为这是芒团人虔诚信仰所积累的功德。
傣族社会普遍信仰小乘佛教,虔诚的信仰深植于社会生活中。对于他们来说,宗教信仰并非形而上的精神追求,而是如吃饭睡觉一般重要的日常。信仰的目的可以单纯地归结为“积德”,这和信仰藏传佛教的藏族社会有点类似。
每个寨子都有佛寺,称作缅寺,缅寺一定是寨子里最富丽堂皇的建筑。宗教信仰世代相传,小孩一出生便是佛教徒,会请寨子里的佛爷取名字。如果是小男孩,到了某个年纪,就会送到缅寺里当和尚,接受教育,若干年后再还俗娶妻。生活中,婚丧嫁娶、盖房子、生病,都是要请佛爷诵经祈福的。不再管家的老人会进入缅寺,一心向佛,为自己和家人积累福德。一年当中,每当宗教节日,男女老幼都会停下手头的事情做“摆”。所谓“摆”是一种祈福的宗教仪式,而手工纸抄写的经文是做“摆”必需的供品。
以前,芒团的做纸人主要是进入缅寺的老人。他们离开了生产活动,不用养家,生活的主题就是信仰,做纸的动力也更多是来自信仰,而非功利驱使。他们相信,做纸时的汗水与努力都会转化为功德,越是辛苦,所得的功德也越多。芒团寨的手工纸因为质量好,附近的傣族村寨做“摆”,都会到来这里买手工纸。
既然是供佛的,就容不得一丝马虎。当地人做“摆”绝对不用机器制造的纸,因为手工纸显得更加尊重。在这里有一个简单的等式:劳动=尊重=功德,“功德”无限大,有超越功利的力量。
其实想想,如果一定要在芒团的手工造纸技艺中找到“工匠精神”,不正是存在于这种简单的生活逻辑中吗?
新闻推荐
11月14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作为中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