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指数显示: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整体已过半 尚需提质加速

澎湃新闻 2018-11-11 13:01 大字

11月10日,由长江教育研究院和教育智库与教育治理研究评价中心联合主办的2018教育智库与教育治理50人圆桌论坛在北京举行。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当天的论坛上了解到,来自全国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领导、大中小学学校领导、高校和教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智库负责人、民办教育机构和出版传媒机构精英等200余人齐聚一堂,聚焦“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主题进行研讨交流,凝聚思想智慧,助推教育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在本次论坛的成果发布阶段,长江教育研究院研制的《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指数2017》(以下简称“指数”)出炉。这是该指数的第二次对外发布,力求通过指数化研究,较为系统地测量全国及各省(区、市)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核心水平和综合治理的可持续程度。

该指数的核心进程指数包括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5岁及以上人口接受高等教育比率、教师学历达标率、教师工资比率等,基本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国家统计局、体育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国家部门。

指数分析显示,当下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整体已经过半,但省域之间发展水平、发展速度是参差不齐的。从区域发展来看,长江经济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已经驶入了快车道,其现代化发展的范围效应和带动效应开始凸显。

例如,以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例,全国平均为10.65年,北京为14.10年,而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等地均未达到10年。

澎湃新闻注意到,该指数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和现实困难。

对比2017年与2016年的数据后,该指数分析认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尚需提升质量、加快速度,若保持2017年对比2016年的增速,全国半数以上省域难以完全实现2035年教育现代化的整体目标。

此外,中西部地区教育现代化潜力巨大但困难不小,一些地区的现代化发展仍然受制于地理、经济和人口等传统因素,信息技术、互联网+平台等现代因素的应用不充分使得其发展依旧缺乏动力和可持续性。

针对一些问题,该指数还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指数提出,国家层面上,中央可充分运用区域政策红利、转移支付、人才保障、教育帮扶、共同体建设、改革试验区等多元手段,形成教育现代化均衡发展的政策组合拳,助力中西部的教育现代化发展。

面对教育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不均衡问题,指数还建议,国家层面上,应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加强教育法律保障,规划教育科学超前发展。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在当天的论坛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从哪里来、向哪里去的问题尖锐地摆在了面前,要从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出发,作长远谋划,谋定而后动,系统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构想,把实现内涵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战略主题和核心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出不懈努力。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则认为,中国教育进入了新时代,也就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是我国教育发展新的历史定位。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教育强国的重要体现之一,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则是提升国家教育能力、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新闻推荐

法律界人士建议设立 “妨害安全驾驶罪”

在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近日举办的“案例大讲堂”上,法律界人士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在刑法中设立“妨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