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生命很脆弱,但比想象中坚强

济宁晚报 2018-11-08 09:07 大字

本报记者 杨柳

记者,记录的是别人的故事,丰富的是自己的人生。采访,看似简单的一问一答,每次都有不同的感悟和收获,生活似乎也有了更多审视的角度。到今年11月份,我步入新闻记者行业已经3年10个月了。按从业时间来看,已经算不上新人,但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可能是个人习惯吧,工作以来所有写满的采访本我都还保存着,按照时间顺序给它们编上了号码。目前,我正在用的采访本上写着一个大大的“7”。3年10个月,我采访过各行各业的人,倾听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偶尔翻看以前的采访本,那些可能已经过去了一两年的事情,会瞬间清晰地在脑海中呈现出来。又是一年记者节,今天想给大家讲一个有关生命的故事,一个由一条朋友圈引起的回忆。

“宁宁(此处为化名)复查顺利,骨髓镜检细胞正常,给大家报平安!”昨天中午,一条朋友圈吸引了我的注意,文字下方还有两张宁宁穿着红色棉服吐着舌头搞怪的照片,发这条朋友圈的是宁宁的妈妈。和宁宁一家的接触是在2016年9月初,当时刚刚1岁两个多月的宁宁被确诊患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前期化疗以及后期骨髓移植的巨额费用让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无奈之下他们选择向社会求助。

2016年9月2日下午,我来到了宁宁的爷爷奶奶家,由于当时宁宁的爸爸妈妈已带着她远赴天津求医,最初关于宁宁的情况是从小朋友的爷爷奶奶口中得知的。由于老人的表达能力有限,9月3日上午我电话联系到了宁宁的妈妈。电话接通的那一刻,小朋友的哭声从手机听筒中传来,我首先确认了宁宁妈妈是否方便接电话,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就听着手机听筒里的哭声慢慢变弱。据宁宁妈妈说,当时宁宁刚做完化疗,虽未出现严重的反应,但血小板下降得厉害,孩子身体不太舒服,一直在哭,孩子爸爸在床边守着,她暂时走到病房外面接电话。

通过电话采访,我了解了这个家庭面临的困难,前期化疗加上后期骨髓移植的费用,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就像一座大山。但那次特殊的电话采访,宁宁妈妈说过的一句话直到现在我都还清楚的记得,她说:“一岁两个月大,我家宝贝是整个白血病病房中年龄最小的孩子,她在生命之初就面临着这样大的挑战,我们没想过放弃,希望孩子也能坚持住。”生命很脆弱,但它远比想象中坚强。现在,在宁宁妈妈的朋友圈中,时常可以看到宁宁可爱的笑脸,而每条关于孩子的朋友圈中,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是这位妈妈一直不变的祝福。

新闻推荐

美国安利公司亮相首届中国进博会

11月5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据悉,有超过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多家企业参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