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林下养鸡下出“金蛋” 福山门楼镇上许家发展新模式,摘掉“穷”帽子

烟台日报 2018-11-07 09:09 大字

探索“林下养鸡”发展新模式“咕咕咕……”在福山门楼镇上许家村的养鸡场内,随着管理员徐大姐的呼唤声,一只只健壮的跑山鸡,从鸡舍附近的树林里向她围了过来。农村集体经济是村级财力的主要来源,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提高“造血”功能?上许家村立足实际,在镇党委、政府的扶助下,探索出了一条“林下养鸡”的发展新模式,致力于实现村民增收致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加速跑,摘掉了“后进村”的帽子。

上许家村位于门楼镇南部,坐落于风光秀丽的狮子山西山脚下,是一个依山傍水、环境优美、自然条件优越的村居。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地理因素,祖祖辈辈居住在大山深处的村民们习惯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信息闭塞,经济落后,村内集体经济几乎为零。为彻底改变贫穷面貌,摘掉“后进村”帽子,门楼镇给了上许家村10万元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扶持资金,鼓励村干部与全体村民齐心协力、创新发展,结合村内实际因地制宜,迅速打开村集体经济发展创业增收新局面。

如何才能让村民们在土地上作好文章,将上许家的自然资源变成实际效益呢?村主任吴大臣与村民们开动了“脑筋”———利用全村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生态养鸡产业。“我们村自然资源比较好,树林非常多,很适合搞养殖业。经过多方考察后,我们决定在村里发展这个林下生态养鸡项目。”吴大臣介绍说,为了把这个项目做起来,他带领村干部与村民外出实地考察学习,共投资20余万元,于今年3月份创办了这个林下生态养鸡场,又从村里选出两名养鸡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村民,负责跑山鸡的日常养殖与养鸡场管理工作。“现在我们村养鸡场有2500只鸡,从3月份的小鸡仔长到现在,平均每只能有五、六斤重。”徐大姐是上许家村村民,也是村内的养鸡专家,自村内养鸡场开办以来,她就一直在养鸡场做养殖管理工作。“村委每月给我发2000元的工资,这些鸡卖出去以后我还可以分红。”徐大姐对这份工作非常满意。“目前,这2500只鸡是今年3月份引进的第一批,我们先试养一批,成功后,我们立即引进第二批,把养鸡场做大做强。”吴大臣说,预计今年能为村集体增收25至30万元,为全村160户村民增加收入。

指着在树林下觅食的山鸡,徐大姐向记者介绍起来,上许家村的跑山鸡从育雏至今,百分之百都采用地里产的五谷杂粮,等长到两个月以后就辅助性的喂动物蛋白,比如黄粉虫、蚯蚓等。“主要还是靠它比较自由的林下采食,树林里面有青草和虫子,其次是每天一次,晚上或者早晨给它加一次五谷杂粮,也就是玉米粒或者麸子这些东西。这样喂出来的鸡,肉比较结实。”

为了把鸡养好,吴大臣同其他村干部不但自己学习养殖、防疫知识,还不定期请来镇上的畜牧、防疫专家提供养殖、防疫方面的技术指导。“依靠科学喂养、科学防疫,加强鸡常见病防治,肯定能把鸡养好。”吴大臣说。

林地中的散养鸡能自由觅食,活动量大、肉质紧密、含水量少,迎合了人们绿色健康的消费需求。村周边许多屠宰点、肉食店订购了上许家的鸡。对于拓展销量,吴大臣也有了新的打算:“我们主要就是做好对上许家村林下生态鸡的宣传工作,迎来更多的客户和市场,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YMG记者杨春娜通讯员刘冰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福山实验小学 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

本报讯(通讯员管鹏飞)红色基因是革命精神的传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为更好地在青少年中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福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