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
“如果说四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在上海是部连续剧,那么每位市民都是这部现实主义实景剧目的主人公。”
由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李明洁教授策展的《1978-2018:上海市民的生活记忆》展览即将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图书馆展出,展览分为“亲历”、“亲见”和“亲笔”三个单元:“亲历”通过采访在上海 生活过的普通人,以口述回忆的方式讲述四十年亲历的重要历史事件;“亲见”通过展示摄影家陆元敏先生镜头中的街头巷尾,记录下日常生活所折射出的社会转型;“亲笔”通过整理四十年间百姓的真实信笺,展示平民心灵生活史中的代表性切片。
《1978-2018:上海市民的生活记忆》于2018年11月6日至26日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图书馆展厅举办。展览由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主办,由华东师范大学文化建设委员会与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支持。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展览正式开幕之前将陆续刊发部分展出的口述回忆与私人书信。期待这些微小而真 实的证人、证言和证物,能部分再现四十年来上海民众日常生活的变迁。下文刊发的是一则关于2010年上海举办第41届世博会的口述。
2010年上海举办第41届世博会
口述者:沈恺,生于1989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10年上海世博会优秀志愿者。
笔录者:彭钰雯、杜玥、韩珊(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本科生)
历史背景: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有超过200百万人次的志愿者在上海的各个角落提供志愿服务,有效地推进了中国志愿者制度的普及与完善。
世博志愿者(左一为沈恺,因为志愿者的绿白色制服,也被亲切地成为“小白菜”)
2010年的时候我能成为世博会志愿者之一,其实是机遇特别好,因为我当时大三,大二呢可能偏年轻,然后大四呢忙工作,大一可能太小,其实我们大三是主力军,像我们年级大概是有二十几个人去做世博会志愿者的。我们当时选拔的流程还是蛮严格的,首先是由研究生会的人来面试我们,然后如果觉得可以了的话,我们又要去面试别人,我是先被面试然后去面试别人,最后选出觉得比较认真负责的同学去做志愿者。
当时我们华师大中文系主要是分在浦西片区,浦西有D、E两个区,我当时是在浦西D区的L5码头,就是在卢浦大桥下面,世博大道和马当路那里,在上海算是比较核心的一个区域,原来是叫卢湾区,上海人是比较熟悉的,所以来咨询的人是外地游客比较多。我记得那个时候是有三种途径到世博园园区那边,一种是地铁,当时十三号线只开了三站,就是为了世博会。还有一种是船,还有一个是什么我忘记了。当时的L码头整个工作有一定的周期性,因为船一来人就很多,很多人会问你这边有什么好看的东西呀,厕所在哪里呀,这边有什么吃的东西,这时候我们会工作压力比较大,因为当时我们整个岗亭其实只有两个人,所以可能会有时候会让其他人稍微等一下,解答完先提问的人之后,然后再做进一步的解答。在没有船过来或者说没有船要开的时候,相对会比较轻松一点。因为码头这边的话除了船来的时候,没什么人过来,顶多也就问问比较常规的生活便利性的问题,工作相对比较轻松。所以,在参与感方面会比较羡慕在馆内做志愿者的同学,他们当时对馆内的构造和藏品的了解就会比较多,可以和游客分享很多,我的工作就会比较单一一点,但总的来说,不管在哪里,我们都会做好本职工作,展现上海的风貌。比如说当时很多外地来沪的游客,他可能不太清楚上海的一些情况,他可能会问你们上海最高的楼是在哪,我说你往这个方向看,是在浦东,当时是环球金融中心,这样的话,其实我们解答的问题也不光是世博会相关的,只要是跟上海相关的,我们也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给他们提供更详尽的信息。
千个小区百万家庭共迎世博(右一为沈恺)
我当时是上海市第二批志愿者,五月份到岗的。我们当时的工作安排是早上到下午两三点,是我们华师大的志愿者在岗,下午呢就是同济的志愿者同学来接班了,他们工作到晚上闭馆。我们当时的规定是志愿服务期间不能脱岗去游览的,工作结束之后是直接由大巴接回学校,所以在我做志愿者的这两个礼拜,是没有什么机会去馆里游览的,我就只是对当时工作岗位的周边的事情比较熟悉一点,到了志愿者工作结束之后,我才自己买了票去馆里参观的。当时我们L5码头那里目光可及的是日本产业馆,然后稍微远一点的位置是石油馆,那个石油馆是有4D的影片呈现,是一个非常热门的场馆。我后来自己买门票去参观的时候,石油馆就一直没有进去过,每次都是一直排长队,要排好几个小时的,反正我就一直没进去过。
除了担任世博会的志愿者,我在2009年做实习生的时候也做过很多世博会的推广活动,当时是叫“千个小区百万家庭共迎世博”,一方面我实习的单位是报纸出版的嘛,跟这个比较相关;另一方面也是政治任务,就是要把世博推到我们整个社区里面,所以我当时是做实习生也是做志愿者。我们当时会到瑞星家居门口,包括淮海路的汇金门口,包括联阳小区、古北路这样一些外国人比较多的社区里面,做易拉宝宣传世博会相关的信息,教小朋友给“海宝”涂色,跟小朋友互动,或者办一些关于世博的知识竞答,做一些游戏互动、宣传、分发报纸,包括做一些世博专刊,我还穿在那个海宝的玩偶里面跟人互动,这个的话既是我实习的经历,也是我做志愿者的经历。
世博会举办之前,上海市也进行了很多建设,改造了很多设施,以前浦西这边很多是老房子,当时就把老房子拆掉进行动迁,当时的相关区域进行了很多建设,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环境也跟着改善了很多。举办世博会那段时间,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拓宽眼界的很好的渠道,各个国家都把他们的民族和国家特色的东西带到上海来嘛,当时就有一个说法是“足不出户,看遍世界”,特别是非洲国家,他们的一些物件很有特色,我们以前不太能接触得到的。举办世博会对我们上海来说,也是向世界展示我们市民形象的一个机会,我爸爸是出租车司机嘛,他们当时就有一个“常用英语100句”,上面就是一些常用对话的音译,比如说“television”,在上面就会有音译“泰勒微醺”。上海市的出租车其实也是上海市的一张名片,现在有一些出租车坐垫是灰色的皮套,但是以前都是白色的布套,每天都要换的,就是给人一种很干净的感觉,而且不会有拒载这些情况,服务也特别好,通过出租车的形象也是在展示我们上海市的城市形象。
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服务证书沈恺荣获的世博志愿者奖章和奖状
在世博会结束之后呢,其实我们很多人对场馆后续利用是有些遗憾的,就是在很多场馆拆除之后,大片大片的区域就是留着的,到现在南浦大桥那边,还有很多地方就空着,很宝贵的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我和家人、朋友、身边同学聊起来的时候都会有这种感觉,就是很遗憾。活动的组委会其实会对场馆后续利用有一个考核的,像奥运会组委会对主办城市有一个考核就是在奥运会结束之后,这些场馆是怎么利用的,这个考核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其实举办地应该提前做好准备,但是世博会举办之后,场地那边闲置了是有四五年的,现在浦东那边的世博滨江步道也只是刚刚才做起来的,其实这个工作很早就应该做了,这个是我觉得比较遗憾的,但是终究也是世博会留给我们的财富,虽然这些地方的再利用来得比较晚了,但终究是利用起来了。还有一个益处是我们市民生活的便利性,包括现在上海办展览的灵活性,都好了很多。除了延安中路的展览中心,龙阳路那边的,包括徐泾东那边的,这三个主要的办展览的区域,包括宝钢大舞台这边,地段就比较方便一点,离浦东比较近一点,大家看展览的话就会比较方便一点,这个的话就还是比较欣慰吧,场地终于还是利用起来了,所以说世博会对举办城市的影响效应还是一直会有的。
总的来说,因为有了世博会,我个人的经历得到了丰富,我的能力得到了历练,我的视野得到了开阔,包括我们上海市民也接触到了很多不同的文化,城市的基础建设也做得更好了,后续的一些世博会的良好的效应,也得到了保留和运用,我觉得这个就是,应该说是能够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一个主旨。
口述者沈恺近影
新闻推荐
达尔林普尔(澎湃新闻蒋立冬绘)威廉·达尔林普尔(WilliamDalrymple,1965-),出身苏格兰的历史学家和游记作家,英国皇家文学学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