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周恩来笔下的烟台游记

烟台晚报 2018-11-01 09:09 大字

烟台故事■钩沉

魏春洋撰文/供图

“余视乘长风破万里浪,往芝罘避暑之乐亦若是也”。这是1916年18岁的周恩来写下的一段文字。看到这段文字,不免令人心生好奇:难道,青年时期的周恩来与近代烟台还有着一段故事?

天津童子军芝罘远足

青年周恩来,似乎对齐鲁大地有着特殊的感情。在他眼中,“齐鲁燕赵,古称多慷慨豪放之士,其山川雄伟,风俗醇厚”。每读太史公名山大川之句,周恩来“未尝不想象洙滨泗曲,燕市易涯,复有昔时鲁朱家燕屠狗者乎”。读至酣处,周恩来憧憬自己“未尝不思拔剑起午,周游四境,访村童野叟于衰草斜阳间,话当年旧事,以快心意,而泄胸中积闷。”因此,当错过了一次前往烟台的远足活动后,周恩来写下了“西山之行既未列,芝罘之游亦无缘”的话来表达自己未能去烟台一游的遗憾。可足弥补的是,他的舍友聿修(即张增德,河北文安人,是周恩来低年级的校友)参加了这次活动。事后,周恩来借其烟台之行,抒胸中块垒(聿修口述旅行见闻,周恩来笔录),写下了一篇神采飞扬的游记———《芝罘壮游记》,并以“飞飞”之笔名发表在《敬业》(周恩来参与创办的敬业乐群会会刊,并担任主编)杂志上,以了自己“芝罘之游亦无缘”的遗憾。

1916年夏,时天津基督教青年会组织童子军远足活动,活动地点是地处黄海之滨的开埠城市烟台。童子军是近代对儿童进行社会、军事教育的组织,“以训练儿童合群、耐劳、急公、好义之习惯与智能也”,“其教授项目为急救、消防、缝纫、烹饪、乘马、荡舟、露营、浅近测量、制绘地图、旗语等”。天津童子军远足队一行33人,由美国人饶斌森先生(Arthur G. Robinson,1913年赴华,为基督教青年会国际干事,后为美国公理会驻天津传教士)担任队长。其他还有孙润生(时担任南开学校音乐、英语教员)、戴练江、杜庭修等人。周恩来的舍友聿修亦在列。

1916年7月13日晚,童子军一行从天津紫竹林码头出发。因风浪太大,直到14日早,客船才驶出津门。15日早上7点到达烟台,童子军队员乘舢板登陆。在周恩来的笔下,是这样描述烟台的:“芝罘地势,居登州之东,成山角之西,右威海,而北望大连,处万山之下,渤海之口,山势三绕,而水蓄中央,风景宜人,海天适意,既避暑之胜地,亦灵修之妙所”。

按照事先安排,童子军一行下榻在烟台实业学校。实业学校即著名传教士郭显德开办的实益学馆。队员住在已经放假的学生宿舍里,六人宿一室。童子军下榻实益学馆后,内部进行了分工:一切事项,咸由队长饶斌森主持。其他方面,“由孙润生先生司邮政庶务,黄春谷司图书,冯立中先生司烹饪,戴练江先生司运动,杜庭修君司濯物。其他队员则各安所业。”

童子军在烟台的日常活动安排:“六钟晨兴,六钟半柔软体操,沐浴,七钟早餐,七钟半查经,八钟晒物,八钟半检查寝室,九钟至十二钟考查博物暨游戏,十二钟午餐,午后参看各处并运动休息,六钟晚餐,晚间开演说会,交际会”。这是童子军每天的日程安排,每位队员都要参与。

游览竹林寺露营芝罘岛

从1916年7月15日到28日,童子军在烟台一共停留了13天。在此期间,童子军主要参与了两次远足训练。一次到竹林寺游览,一次到芝罘岛露营。第一次是到竹林寺游览。竹林寺是近代烟台的一处旅游名胜。一天清晨,童子军全体队员前往竹林寺。“七钟裹餱粮行,越山踰岭,齐向内地,途中经一果园,梨桃之实,垒垒在树,望之垂涎欲滴。十钟抵寺,寺僧出迎,倍极欢欣“。竹林寺位置极好,“寺居山巅,泉水四出,踞高远视,有凌空入云之妙”。童子军队员入寺会餐毕,开始“瞻礼佛像,多百年前物,同行有敲择者,有休息者,有游戏者”。爬上竹林寺旁边山的山顶,“四望寺景,如在足下,而渤海滔滔,尽向东流,举目视之,不禁兴偕亡之念”。晚上6点,童子军一行整队回去。途中回望竹林寺,但见“金乌欲坠,风景依稀,临别犹怅怅欲留焉”。芝罘岛露营是童子军的另外一次活动。露营是近代童子军的一项重要训练活动。由于前往芝罘岛比竹林寺要艰难,因为要“露宿于荒野沙滩,队员非强健者不克受此风霜。且来去步行,背负行囊而手提食物,困苦艰难,是畏缩者亦不足成行”。故淘汰后只有10名队员参加了这次芝罘岛露营活动。下午2点,先有一人在前引领,童子军“循海岸行,乡人睹余辈肩物携品,若行军然,群异之”。6点,童子军到达芝罘岛的大疃村。“村据山巅,地势峻险,人烟稀渺。村中有梁王庙(即阳主庙,是一座道观———笔者注),询诸土人云,供祀海神,为一村之主神”。进入庙内,住持出迎,并为童子军队员烹清茶。茶味极甘,队员饮之不已。嗣后,住持引领童子军“入内观瞻,而耳所闻,目所接,概皆属于鳞介之物”。住持还谈及此地香火甚盛。周恩来对此感叹:“噫,多神教兴,人各其祀,乡愚之流,其志虽可怜,其愚真不可及也”。在梁王庙前有一戏楼,但戏楼“蜘网重重,寂寞无人”,早已荒废多年。游览完毕后,童子军队员走出梁王庙,选择一处空旷地方共进晚餐。饭后,童子军队员围成一圈,先由美国人窦先生为队员讲述美国童子远足队之事。其后,由黄春谷君演说青年之道德事业,并赠给每位队员宝筏一册,以志纪念。此外还有贝克先生为童子军队员讲星学。

次日凌晨四点,全体童子军起床,与庙内道士约好到芝罘岛山顶看日出。“山拔地一千余尺,芝罘最高之峰也”。一路上,山路崎岖,难以行走,但童子军队员志在爬上最高峰,不畏艰难,终于到达山顶,心胸也为之舒畅。站在芝罘岛最高峰,“东望海天相接处,红日一轮,半隐半现”,其情其境,不免令人“追念扶桑,益思东方日出之言非尽虚也”。向山下大海中望去,“俯视则黄海兴波,击碎崖石,其白沫之与岸相击者,亦滔滔有声”。

看完日出,众人沿原路返回寺庙进食午餐。餐后稍稍休息,全队整装回返。

考察中美海军

除了野外训练以外,童子军还考察了美国兵舰和烟台海军学堂。

近代,烟台是美国亚洲舰队的夏季基地,每年夏天都有大批美国军舰在芝罘湾内停泊训练。通过实业学校(实益学馆)校长、美国人杜先生(似应是毕威廉校长———笔者注)的介绍,童子军登上舢板,前往停泊在湾内的美国军舰上参观。美舰长看了杜先生的介绍书后,安排数名美国水兵做向导,将童子军成员分为六人一组,各处考察。“其意若不欲余等知其内容者”。美国军舰上,“舰中清洁无比,架炮凡十六,其射力可至十五英里外。有中国人二司烹饪,黑人一司洒扫”。当童子军队员想要到美国军舰内部参观时,“则有禁阻不得观”。

参观完毕,当童子军呼叫附近的舢板来迎接时,“乃不约而同至者数十艘,争前恐后,惟恐或失”。但美舰上的水兵却“挥之以水管,淋漓满身,而彼等犹摇尾乞怜。”周恩来不禁感叹:“吁!亡国奴之气象,若辈殆深有体会耶!”

与童子军参观美国兵舰备受羞辱相比,他们在参观烟台海军学堂时似乎看到了希望。烟台海军学堂位于金沟寨村之西南。童子军参观时没有见到校长,而是由学监带领参观。海军学堂内“宿舍整齐清洁,讲室精美无比,学生校役均各衣制服,盖官费充足,有以致之”。海军学堂共有学生八十余人,可惜现在属于假期,“不得悉其课程详细底蕴”。学监介绍,“此校五年毕业,然后再入吴淞海军学校,三年业方有成。”这些童子军成员似乎看到了中国海军未来的希望,愈加有兴趣。但由于时间有限,很多队员“未克畅所欲观,归而思之,犹恨恨也。”

与烟台青年会联欢

在烟台期间,童子军与当地青年会搞的联欢活动也令人印象深刻。童子军到达烟台后的一天晚上,烟台青年会在靠近海边的俱乐部举行了欢迎童子军的联欢活动。莅会者除童子军队员外,还有本镇士绅。活动内容有各种演说、游戏、茶点等。童子军成员也纷纷上台表演节目。“黄春谷君之幻术,光怪离奇,倍极异样。孙润生先生之唱歌,音调铿锵,幽扬尽致。其他若陶、戴二先生合奏箫笛,杜君之趣语,陈君之舞火光棒,均极一时之盛,为芝罘开未有之盛举”。最后还播放了活动电影。尽管电影“情节平平,光线尤恶”,但在童子军成员眼中,在烟台能看电影“已属不可多得之物,而主人盛意,尤可感矣”。临行前一日晚上,童子军借实益学馆礼堂开交际大会。邀请的来宾有烟台“全镇士绅”,还有基督教青年会会员。交际大会的一切内容,与青年会举办的欢迎会不相上下。只是没有放映电影。在各种游戏之外,还增加了一项蜡人走戏。这个节目是南开中学最老的滑稽剧,但却受到当地来宾的大加赞美。“黄春谷君再次进行了戏法表演,仍令人百观不厌”。交际大会非常成功,直到“更声三击,夜将正午”,宾主才尽欢而散。

28日晨,童子军即将离开烟台,实益学馆校长杜先生亲自到码头欢送,与全体队员握手言别。当船起航后,“回首芝罘,已不可遍视,未几烟云缥渺,十数日处之甚得之芝罘岛,遂绝迹于余之眼廉矣。”童子军队员犹对烟台恋恋不舍。

烟台之行,童子军队员有两大发现:“一人民风俗醇厚,迥异津门;一外人势力日张,渐呈喧宾夺主之象”。周恩来在文中大声疾呼:“呜呼!大道虽丧,齐鲁遗风,犹未尽斩,瓜分兆现,存亡之机,日迫一日,天壤间尚复有朱家郭解之流欤?南瞻洙泗,良用怆然”。

尽管周恩来无缘芝罘之游,但他借用别人之口写下的《芝罘壮游记》一文,其文笔之典雅优美、行文之流畅,足可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学养,也足令读者体会到他对近代烟台优美风景的喜爱。而文中他对烟台社会现实的洞察,透露出他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展示了青年周恩来的宏伟人生抱负。

天津童子军远足队在烟台海边

周恩来(左)与同学

1916年7月,天津童子军远足队在烟台。

青年时代的周恩来

新闻推荐

《双生梦》

晓航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城市的改变并不止于环境,各种谋生的工作与游戏结合起来,游戏人生不再像旧世界中那样被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