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与“登高” ◇马林
《望岳》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篇,其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一脍炙人口的豪言壮语,千百年来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断奋发图强;《登高》也是老杜的名篇,其“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亦千百年来成为文人墨客谈诗的教材——不懂《登高》韵律,不配说懂律诗!
然而同是老杜一人手笔,前者胸怀博大,歌声嘹亮,奏响了生命的进行曲;而后者沉郁顿挫,情感悲戚,宛如一支沉沉的悲歌。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因很好解释,《望岳》创作时间较早,早年的杜甫壮游四海,心怀天下,他登上泰山,俯视天地,年少正轻狂,故《望岳》基调高昂;而《登高》就不一样了,年过半百的杜甫,经历了国家的动乱和人生的大起大落,感慨自己壮志未酬身已老,再加上常年漂泊病缠身,登高不再是俯视天地,而是仰观宇宙,俯仰之间,更多的是对生命有限、宇宙无垠的敬畏与感慨,因而《登高》沉郁低伤。
其实这两种情感,不仅代表着老杜彼时的思绪,也蕴含着他对生命境界的体悟,甚至可以说,这是人生应有的两种境界。而这两种境界,都在几千年来的登高习俗中可见一斑。
登高之习俗早在先秦就已经很普遍了。登高,可以获得广阔的视野,在广袤开阔的环境中,更容易将自己的情感流露出来,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登高望远的过程中,古人渐渐忘记了自己的存在,灵魂被眼前的景象吸引,情感的抒发便比平日更真切,因而孔子说:“君子登高必赋”。
古人登高,必要抒情。而情感这东西,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因此古人留下来的登高诗所抒发的情感,也比较多,概括起来,主要有这么几种:
一是舍我其谁的生命价值感。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抒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比如大家熟知的曹操写了一首《观沧海》,包揽日月,吞吐宇宙,写尽碣石沧海之景后,不忘表达初心“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实乃老当益壮;老子英雄,儿子必然不是孬种,曹操儿子曹植也兀立楼头,望着星星大喊“拊剑西南望,思欲赴泰山”,确认过眼神,一家子都是壮士!还有王之涣先生,他登上鹳雀楼,写下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成为后人努力寻求高远人生境界的引路石。
二是由对无限扩大的宇宙与不断缩短的人生旅程的认知中产生的生命敬畏感。主要表现为时不我待的生命紧迫感、忧国忧民的社会忧患感、理想破灭的孤独悲痛感。
中国古代的登高习俗源于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与祭祀。远古先民认识到宇宙的广博,人世的短暂,人力的弱小,出于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选在高远开阔的地带,用祭祀的方式表达敬畏。这种登高祭祀的传统反映在帝王身上,就变成了祭天等形式,如秦始皇、汉武帝等都到过泰山封禅告祭,刻石记功。
所以,登高之滥觞,就带有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以登高诗之经典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为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创然而泣下!”上为天,下为地,前为史,后为未,陈子昂置身于天地与时光的原点,感叹生命的无常与人力的弱小,理想的遥远与个体的艰辛,不禁“怆然而泣下”。
不光是登高诗有这种情感,对超自然的敬畏是中国古代文人常见的感情。中国古代文人遨游于自然的天地与经典的天地,自然对生命历史把握更深一些,因此常常感慨生命,抒写敬畏。如书圣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这不正是对生命的正确的定位吗?
而老杜的《望岳》与《登高》,正是上述两种情感的体现,《望岳》体现积极的生命追求,企图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无限的价值;《登高》感叹世事无常,个体生命在苍茫的宇宙中无法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因而自然而然感慨自身力量微小无法改变世事,从而悲从中来,不可断绝。
其实人生,就该有《望岳》与《登高》的境界。人生一世,当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势,坚信“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要学会去勇敢地追求梦想;同时,也该有“风急天高猿啸哀”的悲悯与感慨,认识到在苍茫的宇宙中,个体不去傲视天地,也无需妄自菲薄,带着敬畏谦逊地行走在人生之旅,达到天地人的和谐。
《望岳》,只因相信最好的自己;《登高》,只为遇见最好的自己。
新闻推荐
一开始,人们并不接受天大的诗,因为多数人都不识字。但后来,时间一长,情况就变啦。人们大老远看见背着门板的天大,就喊:“天大,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