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家长莫当“甩手掌柜”受访专家: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市心理卫生协会 梁芳
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的“第一学校”,但实际生活中,很多家长当“甩手掌柜”,心理上认为孩子的表现是“学校的事”,把一切的责任推给学校,让孩子塑形和成长处于一种单方的教育环境中。
本报记者 吴萍
前几天,一则“午夜给老师发微信被拉黑”的事件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江苏南通的一位妈妈,为了让正在上幼儿园的孩子当上班上的值日生,在深夜11点左右和零点左右分别给老师发了几条长消息。“刘老师,我儿子当个值日生就这么难吗,我相信我儿子表现不至于那么差吧……”结果,这位妈妈并没有等来老师的回复,而是发现自己被老师“拉黑”了。一气之下,她便把微信聊天截图发上了微博,没想到微博一发出,就引来了网友们的大量吐槽。
其中被质疑最多的,就是家长给老师发微信的时间。事件中的“刘老师”家中有两个孩子,其中二胎宝宝刚刚一岁左右,又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本就辛苦,对于“深夜骚扰”的家长,采取拉黑的方式虽然欠妥,但也可以勉强理解。
相比起来,这位家长的做法显然更令网友们感到不满。家长关心孩子,和老师沟通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把老师看作24小时待命的服务人员,不分时段地随便发微信去打扰别人,这样的行为就有些过分了。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单靠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是不够的,要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必须构建一个教师、家长共同参与,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并共同发挥作用的开放的、立体的大教育环境。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经常被提及,千万不要理解为简单的口号。
有句话叫“先入为主”,所以父母是第一个老师,不能把一切推给学校。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仅是经常的,而且是十分深刻而又牢固的。从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过程来看,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市心理卫生协会梁芳说,家庭教育是教育孩子的起点和基点,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孩子成才的必要条件,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家庭教育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
家长和学生有着亲子血缘关系,其天然的亲子之情是无可比拟的。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亲密,互相之间情感的感染性越强,感化作用越大;反之,则感染性越弱,感化作用越小。
因此,虽然常有家长述说孩子不听大人的话,只听老师的话。但家长的一句话抵教师的十句话的情况也同样存在。
在现实的教育中,或许听过教师抱怨:我们在学校里对学生进行苦口婆心的教育,刚使学生在思想行为上有了一点进步,但经过周六、周日两天或暑假、寒假的休息,就削弱或抵消了教师几天或几个月的教育效果。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可见家庭参与教育对学校教育的效果具有极大的影响。“家校合作教育有利于做到优势互补,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梁芳说。
学校管理过程中各项有关决策、措施的制定有家长的参与,就会增强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同时,由于家长最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了解学生各方面的需要、兴趣、爱好,由家长参与制定的决策才更具有针对性。
而在家校合作中,家长通过家长委员会或校董会等组织机构行使监督权,可以最大限度保障儿童的权利。家校合作使教师把与教育对象的成长密切关联的各方面因素联合起来,达成一致,形成合力,共同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
在家校合作系统中,学校与教师理所当然起到主导作用。一方面,社会担负起对家长的教育责任;另一方面,教师有责任面对不同的学生家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方法指导,并与家长在教育学生上达成一致。
创造良好的家校互动关系
在家校合作过程中,要求家长主动到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参与学校的管理。而我们在校园里所看到的却不是这样。
据调查,来到学校里的家长大多是因为孩子调皮捣蛋、学习成绩差或者长期不完成作业,被班主任叫到学校来训斥的。班主任以此来告诫家长对孩子进行严加管教。使得家长对来到学校产生一种畏惧感,反观,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他们认为家长是在监督、挑毛病。这种做法和想法阻碍了家校良好合作关系的建立。
班主任是家校合作过程的主要人物,是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桥梁。当然,首先我们应鼓励和引导教师转变观念,在家校合作活动中做一名策划人、组织者和参与者。
在教育问题上,与家长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合作关系,创建良好的家校合作气氛。家校合作中家长主动参与是关键,有了家长的参与才可能称得上合作。
“家校之间坦率而又真诚的交流是良好家校合作关系的基础。”班主任与家庭之间可通过各种媒介和人际交流来传递信息。比如,班主任可以把传送“喜报”作为交流的手段,告知家长学生在校的情况,如有趣的发言、比赛的结果、好人好事、学习成绩等点滴进步。这种形式的交流可以密切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那么,教师可以通过班级群,根据本班的特点向家长介绍有关家庭教育知识,针对一些家庭教育问题开展讨论。这种形式的交流可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形成一种互动交流。
总之,孩子的教育不容忽视,身为父母,言传身教,与孩子一同成长,与老师齐心协力,引导孩子取其所长,发挥所能。(G)(2)
新闻推荐
新华社重庆电(记者黄兴)记者29日从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获悉,该局近日联合重庆市相关部门整顿违法违规“租金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