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方寸之间核雕万千世界

淄博晚报 2018-10-29 09:27 大字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明朝魏学洢的《核舟记》里,描述了核雕艺人王毅(字叔远)所作橄榄核舟“东坡赤壁游”,人物栩栩,舟棹如画。

一只小小的果核,在别人眼里都是个废物,而在核雕匠人的眼里却是一个:“宝”,匠人可以用手中的刻刀,将它雕刻成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一件令众多收藏家趋之若鹜的珍宝。核雕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明清以后由于战乱等诸多原因,核雕艺术衰落,逐渐为人淡忘。新中国成立以后,核雕又焕发出新的生机,为人们普遍所认知。如今,记者在周村也找到这样一位核雕匠人。

9月末的一个上午,记者来到周村古商城,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核雕艺术第五代传承人韩波面对面,听他讲述关于核雕的故事。

果核上演现代版“核舟记”

步行周村大街,穿过狭窄的胡同,走进一家别致的院落,院落里有一颗大树,秋还未到,枝繁叶茂。此处并不像大街拥挤繁华,倒是多了几分宁静。韩波的工作室就设在此处。走进工作室,不足五平米,空闲的地方却堆满了书籍,附在墙面上的柜子也都用来放置核雕作品。置身于此,狭小而富有文化气息,突然有种寒窗苦读十年书的错觉。虽说斯是陋室,但记者身觉“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

在韩波的工作室里,摆放着他的很多作品,惟妙惟肖的十二金钗、慈眉善目的弥勒佛、形态各异的四大美人……一个个普通的果壳(核桃壳、橄榄壳、松子壳),经过他一双巧手,都变成了一件件栩栩如生的艺术品,呈现出美妙而灵动的画面。

“我最喜欢雕刻的还是弥勒佛,喜欢弥勒佛的端庄慈祥、和蔼可亲,以及他笑看人生的豁达态度。”韩波告诉记者,目前,他雕刻的作品几百件。对于他来说,在雕刻弥勒佛的过程中,不仅能塑造一尊尊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更能从中照见自己的内心,让他也拥有豁达的人生观。

“创作题材是关键,要注重研究素材的背景,然后用铅笔在果壳上打草稿,再用油性水笔勾勒一边,之后就是打粗胚、精修和抛光。”韩波说,比如雕刻西施,就要了解到西施是浙江人士,徽派建筑,树种为千年银杏,历史情况要摸清吃透。记者凑近“四大美人”作品细微观摩,人物的面部表情,手指头、发丝也都一清二楚,设计巧妙,精雕细刻,把婀娜多姿、温婉贤淑四大美人刻画的淋漓尽致。其中,作品最精妙的部位可谓是有一面可以自由开合的窗户。“这个窗户我做了好多次,都失败了,力气大一点,窗户就坏掉了,力气小,就装不进去,只能特别小心,把玩的时候也都是小心翼翼地用镊子打开窗户。”韩波说,窗户采用的是古代家具常用的榫头原理,牢不可摧又灵活开合。

一刀一刻巧夺天工

对于一个核雕作品的创作,韩波颇有见解,材料主要是指桃核、橄榄核、杏核等果核,桃核要选择比较肥厚,而且可雕刻的凸起面积较大的桃核,这样可为后面的创作提供更大的创作空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件雕刻作品的完成离不开合适称手的雕刻工具,记者在看到,大大小小不同用途的20余件刻刀摆放在工作台上。“这些大部分都是我自己做的,刻刀杆就地取材,从扫院子的大扫帚掰下来的,结实耐用,刻刀头买的自己打磨,自己做的称心、顺手。”韩波乐呵呵地说道。记者了解到,根据不同的用途,刻刀也有长短粗细之分,刀口分平的、圆的、斜的、尖的的等等多种形状。对手臂、手腕、手指的力气和手指头感觉的灵敏能力也有很高要求。

核雕创作中最关键的部分是构思,不仅要善于利用材料的特点,更要善于运用各种技巧,充分发挥创作者的才能和特长,让各种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都得以体现。“人脸一定是要躲开孔洞的,衣袂飘带要与自然纹理相符合,这些在构思时就必须要考虑到。”韩波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此基础上,韩波不断创作,他的核雕作品《事事如意》、《和合二仙》、《八大弥勒》、《太平有象》、《金陵十二钗》、《十八罗汉》、《佛手》、《如意观音》等作品深受好评。

“心浮气躁是做不出来的”

核雕艺术历史悠久,确凿见于著述的最早核雕作品是明代之物,《清秘藏》记载明代宣德年间有个叫夏白眼的,“能于橄榄核上刻十六娃娃,眉目喜怒悉具。或刻子母九螭,荷花九鸶,其蟠屈飞走绰约之态,成于方寸小核”。

一枚小小的核雕,是岁月最好的记忆,承受无尽的变化,带给人们一段记忆、一份温暖,还有一份深深怀念。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中国一些传统工艺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韩波说,中国核雕工艺历史悠久,不仅需要很高的审美,还需要雕刻者强大的定力和耐力,以及对于作品精益求精的态度。

谈及核雕艺术的传承,作为第五代传承人韩波铿锵有力地说道,不能让这门传统的工艺失传,虽然喜欢这门工艺的人不在少数,可是真正能潜下心来,坚持下来的人却很少,核雕这门工艺属于功夫活儿,心浮气躁是做不出来的,由于桃核又小又硬,雕刻时,手指难免会被刀具戳伤,这就更需要有坚韧的毅力,否则只能半途而废。一件作品的完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定要潜下心来吃透、研究透,让作品来说话。静下心来,构思创作,不仅仅是作品,也是一个修炼的过程。希望自己能够不忘初心,继续坚持热爱,同时希望核雕工艺能在他的努力下继续发扬,让更多的人了解核雕,爱上核雕,将这门艺术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文/图晚报记者刘琳陈菲菲通讯员杭永)

新闻推荐

“海星 6000”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下潜深度首破 6000 米

新华社沈阳10月28日电由我国自主研制的“海星6000”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日前完成首次科考应用任务,最大下潜深度突破6000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