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又到重阳节 唯盼子女陪

达州晚报 2018-10-20 09:46 大字

“不提起我都忘记今天是重阳节了,最大的心愿就是子女的陪伴。”面对记者的采访,王婆婆这样说道。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九九重阳,因与“久久”同音,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传统美德。可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似乎不再重视这样的老人节,从原先“登高赏菊插茱萸”的仪式感变成了“不提起都忘记”的淡漠,莫名的感伤不由而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局面,记者带着疑问走访了一些老人聚集地。

过节没有仪式感

记者来到人气最旺的达城中心广场,这里是老人们闲暇之余打牌聊天的集中地,“我们过啥子重阳节哦,跟平时一样,跟老朋友在这里打打牌。”李爷爷无奈地告诉记者,“儿女都不在身边,好久都不过这样的节日了,电话都没打一个。”“我女儿今天还给我打了个电话。”,“没有打电话,几个儿子一个都没有打。”……记者采访的空巢老人里,10位大概只有3位老人的子女打了电话问候祝福。没有子女的陪伴,重阳节里这些老人就相互结伴,抱团打牌,或者摆摆家常,这些娱乐方式也让老人们乐在其中,也算是一种慰藉吧。

朋友圈满屏孝子送祝福

重阳节当天,打开微信朋友圈,满屏的敬老爱老看着让人十分动容。在重阳节当天发条祝福父母的话语成了大多数子女的标配。“今天一大早,我就在朋友圈里发了动态,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谢吧!”市民王女士说,现在是网络时代,在朋友圈送祝福已经成了大多数人的做法,当然尊老爱老并不能只停留在社交平台上,还是要“走点心”。

“我不会用微信,不晓得他们发不发啥子朋友圈哟,过重阳节一家人一起吃个饭就算过节了嘛。”今年70岁的李婆婆深感重阳节的氛围是越来越淡了,对于许多老人来说,过重阳节成了一种奢求,对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不会用微信的老人来说,子女们无论在朋友圈里表达爱意如何感人肺腑,他们也看不到,不如花点时间陪父母聊聊天,吃顿团圆饭来得实际。

老人重阳节心愿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子女常回家看看,不需要太多钱,能坐在一起吃吃饭、聊聊天就觉得是最幸福的事情。”张婆婆满怀期待的告诉记者。大多数老人面对记者的采访表示最大的愿望就是子女的陪伴,重阳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晚辈最大的孝顺就是常回家看看。

□本报记者 方秋霞 钟泽廷

新闻推荐

人民日报钟声:“投资热土”彰显中国经济韧性

人民日报10月19日消息,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10月15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骤降41%,整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