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燮君:上博的大量藏品体现了上海先民的智慧
日前,“海纳百川 文化之申——上海城市符号与城市精神”系列讲座第六讲在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科学会堂开讲。这也是今年上海市民修身系列讲座的最后一场。
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博物馆原馆长陈燮君和近300位大学生和市民听众分享了主题为“上海历史文脉与上海城市文化”的精彩讲座,从上海考古挖掘和文物研究的独特视角,呈现了上海6000年的文明历史和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
上海历史可以上溯到6000年前
上海是1986年国务院命名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这个称号名副其实。”陈燮君介绍,1291年上海设县,建城历史已有700余年,“但不等于说上海的历史只有700年。”
从考古挖掘上看,新石器时代是上海6000年历史的重中之重。从6000年以前的马家浜文化,5000年前的广富林,距今4000年的崧泽文化到3700年前的马桥文化,都呈现了上海深厚的古文明底蕴,上博的大量藏品都体现了上海先民们的智慧。
陈燮君特别介绍了位于志丹路延长西路路口的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距今700余年历史。志丹苑水闸遗址有几个有趣的文化现象。第一,苏州河会“走路”。经过700年的演变,苏州河如今已改道至距水闸遗址1000米开外的地方。第二,负责志丹苑水利工程的是元代水利专家任仁发。任仁发不仅善工程,其绘画功力也是一绝。2002年上海博物馆举办的“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和2012年上海博物馆纪念60周年的第二次中国书画国宝展上,都有任仁发的作品。他曾领衔过十大水利工程,但至今除了志丹苑其余九项均无详实的研究结果。第三,志丹苑是古代水利工程的精妙和工匠精神的绝佳体现。整个工程有让人惊叹的由万根木柱组成的地基方阵,每一根木柱上都有当时工匠用墨汁写下的数字编号。志丹苑中还发现了极其珍贵的八思巴文,石板上的铁锭弧线也为水闸的断代研究提供了直接证据。
近现代上海文化元素更多元立体
到了近现代,海纳百川的移民文化和波澜壮阔的民族工业让上海的文化元素更加多元立体,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交织融合,成为上海的城市基因。
陈燮君总结,上海近现代有四大板块:民族工业板块、革命文化板块、优秀近现代建筑、名人故居及石库门。
凭借沿海的地理条件,上海是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城市之一,民族工业很早就发展起来。上海图书馆和华师大的专家学者早在1970年代就开始开发整理盛宣怀的档案。陈燮君还特别提及上海的“科技精神”,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就与上海的科技史密不可分,他和利玛窦合作将《几何原本》译介进入中国,如今几何中通用的“直角”“锐角”“钝角”的名词就来自他的翻译。
“上海要写科技史,史料很多,光从考古这了条线就不得了。”陈燮君为此一直呼吁,应该做一部应该有一部以考古史为佐证为依据的上海图史。
“革命文化这一块,全国是没有办法和上海比拟的,中共的一大、二大、四大,都是在上海开的。”陈燮君介绍,经过第三次文物普查,上海又挖掘出一大批革命文化遗址,周恩来早期的活动点,就新发现了好几处。
众多的名人故居、老洋房和中西合璧的石库门建筑,不仅有建筑价值,建筑里发生的故事,对了解上海历史也意义重大。
好的博物馆要在城市文化中发挥引领作用
在互动环节中,一位读者关于博物馆文创产品以及产品如何在严肃性与娱乐性之间平衡的提问引起了陈燮君的兴趣。
陈燮君表示,国内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在起步阶段确实借鉴了美国、欧洲等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但时至今日,中国的博物馆在视野上,在立足点上是不输给世界上任何一家博物馆的。至于文创产品的严肃性和娱乐性,陈燮君认为应该“两条腿走路”。内容形式需要严肃,但表现形式可以轻松活泼些。
一座城市的博物馆还应该有引领城市文化创意的自信,通过自身的产品、展览、研讨,让这座城市在文化创意产品上活跃起来。这样,博物馆便又多了一个城市文化前瞻性、引领性的功能。这是近年来,集中展示上海历史文脉、体现上海城市文化的上海博物馆的努力方向。“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当然还有距离还需要继续努力。”
“海纳百川 文化之申——上海城市符号与城市精神”2018年市民修身系列讲座由市文明办和普陀区文明委联合主办。本场讲座是今年该系列讲座的最后一场,也是华师大“杏坛高议”专场。
新闻推荐
都市快报微信公号10月15日消息,表面上是咨询公司,却在网上打着找人、婚外情调查的广告,干着非法跟踪、偷拍等侵犯公民个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