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圣井水涌处,磐石记沧桑

鲁中晨刊 2018-10-15 01:01 大字

圣井村村内有两眼古井,井水清澈甘甜,远近闻名。据记载,元朝末年,秦姓最早由山西迁徙到现在的圣井村,因为缺水,村民便择地打井。井成之时,井水源源不断从井口涌出,便由此得名为“盛井”,后来演变为现在的“圣井”。

9月28日,记者来到莱城区牛泉镇圣井村。

圣井村位于莱城西南20公里,周围与祥沟、石门、新张庄、将山后等村搭界,村南有围子山和旗山两座山。记者从村中老人那里了解到,这两座山的山头上都留存有鲁长城的遗址。为了一探究竟,记者来到围子山山脚下,顶着烈日,沿着曲曲折折的小路向山顶进发。

在圣井村村委委员尹延鹏的带领下,经过30多分钟的步行,我们终于来到围子山山顶,山顶的一棵大柏树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这棵柏树有两人合抱粗,与周围的柏树一比,显得“鹤立鸡群”。据村里老人介绍,这棵古树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了。无独有偶,记者在山下采访时,找到了村里91岁的时修学老人,他告诉记者,村里现在还有一棵老槐树,两人合抱粗,树龄有五六百年的历史,虽然树干有的地方已经空了,但树冠仍充满生机。一槐一柏,一在村中,一在山上,都是圣井村历经风雨变迁的默默见证者。

从围子山山顶继续往南走,步行了大约200米,远远地就可以看到鲁长城遗址了。鲁长城遗址大概呈东西走向,从围子山山顶沿着山势延伸出去1公里左右,一直到西面的旗山。经过测量,围子山山顶的石墙围山头而建,呈椭圆形,东西宽大约有100米,南北宽约有50米,把整个山头包围起来。石墙墙体的高度大都在1-1.3米之间,而在石墙东面有一个宽约1米的瞭望孔。东面的围墙有内外三道,第一道到第二道间隔3米,第二道到第三道间隔6米。“过去在第二道石墙和第三道石墙之间,依托两道石墙还建有一座石屋,高约2米,村里的老人说那可能是供驻守在这里的士兵日常起居用的,后来石屋坍塌了,石头也被村民拿去盖房、垒堰了。”尹延鹏说。向旗山延伸而去的石墙遗址则受损较为严重,大部分地方只剩下地基的痕迹。

这里地势险要,除了丛生的杂草几乎没有其它树木,因此视野非常开阔,可以俯瞰圣井周边的将山后、鹁鸽楼、阎家洼、石门四个村落,远处鹁鸽楼水库的水面、大坝,山下的道路上行人车辆,都可以尽收眼底。也许正因如此,古代的人们才在这个地方修建起长城阻挡敌人的进攻。后来的人们为了躲避土匪的滋扰,也曾将这里整修作为躲避的场所。

采访时修学老人时,他告诉记者,他小的时候山上的石墙还保留得比较完整,至少有一人多高,那时还有人在山上居住。据村民介绍,直到五六十年前,这里石墙高的地方还得有2米多高,石头垒砌得非常整齐。上世纪六十年代,为了修建防治水土流失的山体水平线,再加上那时村民修建房屋、垒砌田堰,图方便就地取材,拆除了大量围墙。

说起石墙,不光圣井周围的山上有,圣井村中也有。

由于圣井地处交通要道,为保家护院,清朝时村民们修建起了围子墙将村庄包围起来。据介绍,当时的围子墙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长约800米,墙体全部用石头垒砌而成,上面有女儿墙,墙高6米左右,有东南西北以及东南、西南等多个大门,都建有门楼,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仍保留得较为完整。此后由于种种原因,围子墙受到损坏,现在只剩下一段二三十米长、两三米高的墙体。而走在圣井村内的老街上,随处可见石头砌成的房屋,每一块石头都经过精心挑选、细心打磨,棱角分明、工工整整。

现在,圣井村中的两眼古井仍在使用。“这两眼井一东一西,村里人称为‘两元井\’,下大雨的时候井里的水还会溢出来往外淌。”时修学老人说,这两眼古井的直径有1.8米左右。其中,东面的古井使用较多,井壁由石头垒成。据介绍,这口井至少也有二三十米深。由于水质极好,不光村里的人经常来打水,周围村庄也有人专门来此取水。西面的古井使用较少,虽然水面上漂浮着落叶等,但仍可以看出水质清澈。东面的古井旁竖有一块石碑,碑宽50厘米,高90厘米,碑身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但仍可辨认出此碑是清嘉庆十五年三月清明,人们为纪念重修此井而立的。井旁原有两条石板路,都是用80厘米宽、1.2米长的青石铺成,后来在原有石板路的基础上进行了路面硬化。

一路走来,圣井总是与石头密不可分,不论是山顶的石墙,村中的石屋,还是古井的石壁,都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历史的沧桑,也在呼唤着人们去保护、挖掘、利用好这些宝贵的历史财富。

围子山上的古树□记者 吴健 时晔然 摄

记者正在查看古井旁的石碑□记者 吴健 时晔然 摄

圣井村中的古井□记者 吴健 时晔然 摄

新闻推荐

国家发展改革委14日发布的报告指出 新动能对新增就业贡献率达70%左右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安蓓)国家发展改革委14日发布的报告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我国稳定和扩大就业提供了重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