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关照当下感悟亲情

青岛早报 2018-10-11 05:31 大字

[摘要][剧评]

《家有遗产》是一部有温度的关照当下、捕捉社会敏感问题的现实题材作品,该剧聚焦郑、马两家三代人的家庭琐事,通过“遗产”这一敏感话题,连接三代人之间的复杂情感,带领观众感悟现代家庭的亲情回归和正能量。

该剧真实地表现了平常小人物面对家庭遗产的不同态度,思考和审视家庭亲情、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记录了普通百姓人家的家风亲情传承。 《家有遗产》深刻诠释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中华家庭传统美德,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整部剧作在情节安排、舞台布景、灯光运用、人物刻画、时空交错等方面都体现了精心和精致。时空交错、实虚结合的表现手法是该戏亮点之一。剧中郑书轩去世后以“灵魂形象”出现,增添了艺术表现穿透性,使人坚信精神力量、人文关怀的跨时空性。剧情发展到最后,郑小帆在欠债书上签字,这一幕体现出“家风精神”的感召力。最后全家大团圆为郑小帆庆祝18岁生日,18和81这两根代表年龄的数字蜡烛处理得诗情画意,形成了一种情感的冲击力度,将年轻一代人对自我、对家庭、对未来的责任与担当巧妙地表现出来,将剧情推向高潮。最后,郑书轩不留遗憾地缓缓走上楼梯,当天堂的云梯与人间的楼梯在舞台上相接时,那一瞬间是动人的,传达了主题走向,展现了精神的力量。

《家有遗产》给观众带来的冲击远不止视觉上的,更是精神层面上的,这也是话剧落幕后掌声经久不息的原因。 “遗产”是我们老百姓生活中再平凡不过的话题,是每个家庭都会面临的问题。剧中通过三代人对遗产的不同态度把生活的复杂性、人性的真实性以及良心的拷问、亲情的本质、传统道德和民族文化精神的延续都表达了出来。“亲不亲,钱上见”这句台词在剧中出现了两次,从一开始为遗产相争到后来为还债和解,正道出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精神回归,也引发观众思考:“遗产”只意味着金钱吗?它更重要的传承意义是什么?它不仅仅是物质,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家风代传的精神传承才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力量。

本版撰稿 记者 周洁 话剧院供图

新闻推荐

让井冈山精神的火种生生不息

新华社南昌10月10日电(记者范帆)十月的井冈山,一场秋雨带来阵阵凉意。结束了一天的培训课程,略显疲惫的毛浩夫回到工作室后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