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2平方公里到420.5平方公里
从22平方公里到420.5平方公里
改革开放40年 云南昆明是怎样“长大”的
开放是风,改革为潮,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条成长的道路。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978年的22平方公里,到2017年的420.5平方公里;从狭窄的“翠湖时代”到“一湖四片”的“滇池时代”,再到四区区划调整,呈贡、晋宁撤县设区……改革开放40年,历经几次格局变化和区划调整,大昆明格局跃然而出。
改革春风改变城市命运
1978年,一场变革如是启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变了这座城市的命运。
1982年,国务院公布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昆明榜上有名。昆明重点研究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重点保护集中于一环路以内的历史文化名城地段,如文林街片区、翠湖片区等;对城市绿化和生态系统进行了规划;确立城市住宅生活区、住宅小区的建设以及配套公共设施的建设,主要在一环路周围二环路以内开始建设一批小区,如东华小区、董家湾小区、虹山小区等。
1983年,昆明由此前的四区四县调整扩大为四区八县,城市初步形成组团型放射式结构布局。
1984年的《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的建设为现代昆明城市交通打下了坚实的根基,所形成的“两环、三横四纵、五出口”时至今日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开发区实现跳跃发展
1992年5月27日,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登上历史舞台。在昆明城市东部的一片荒地上,一群创业者手持一纸批文,20万元开办费,怀着要在这片9.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打造西南最大的新型工业化园区的理想,开始艰苦创业……
紧接着,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区和展示窗口,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也孕育而生。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往南发展的步伐也加快了,整个城市呈现出以旧城为中心,往东、南、西三面扩张的趋势,城市轴之间空地逐步被填实,由于昆明主城周边用地条件的局限,城市空间趋于饱和,城市病日益严重。而兴办开发区,在一定程度上有力促进和实现了昆明主城规模与功能的跳跃发展。
1996年,世博会确定在昆明举行,市政府决定对昆明城市基础设施进行综合整治,在交通体系、绿化市政工程、城市精神、文化和生态上打造昆明新城市形象,突出“春城”个性。整治的重点定位在道路交通体系的建设上,1996年、1997年、1998年,每年都有数十项城市交通工程开工——金碧路重新翻修、金马碧鸡坊得以重建、小菜园立交桥拔地而起……
1999年,东川、寻甸划归昆明市管辖。这一年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也在昆明举办。至2000年,昆明的城市面貌经历了变化最大的一个阶段,宏观上,昆明城市发展的形态虽然还是单一中心蔓延式发展,却形成了“一主四副”的格局——以二环路以内为一个主中心,同时规划形成北部副中心(北市区)、西部副中心(人民路)、南部副中心(度假区一带)以及东部副中心。
但城市单一中心蔓延外溢式发展的弊端也越来越显著,导致主城中心区与市郊工业区连片,主城中心区交通、空间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003年,昆明市常住人口有500万;而到了2005年,这个数字就攀升到了602万,城区流动人口约120万。随着老城区人口饱和以及城市化程度提高,中心区的交通、住房、娱乐等环境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城市扩张迫在眉睫。以翠湖为核心的城市理念已跟不上城市化发展的速度,如何突破发展瓶颈,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翠湖时代”到“滇池时代”
2003年是昆明城市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年。这一年5月,省委、省政府提出,昆明要用18年时间,以滇池的保护和生态建设为前提,建设以滇池为核心、“一湖四片”和“一湖四环”的现代新昆明,城市规划从以翠湖为中心变成以滇池为主。
所谓“一湖四片”,“一湖”是指滇池,“四片”即环湖的四个片区,北城即现在的主城,东城即呈贡新城,南城即晋城——新街新城,西城即昆阳——海口新城,它们一道构建山、水、城、林相互交融的“大昆明城市区”,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提升昆明城市形象与综合竞争力。
呈贡新城作为现代新昆明建设的先行区率先启动。2011年11月1日,呈贡华丽转身,正式撤县设区。“昨天的浦东就是今天的呈贡,今天的浦东就是未来的呈贡。”2014年4月3日,在昆明市呈贡区举行的呈贡新城发展价值高峰论坛上,呈贡区委负责人表达了对呈贡的信心。
而呈贡此后的发展也不负重托,经济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十多年前,呈贡的城区面积仅两三平方公里;今天,呈贡的城区面积已达到40平方公里,同时建成了覆盖150平方公里的路网骨架;城镇人口从原来的2万人增加到现在的30万人,城镇人口比例达70%。呈贡人从农业生活转变为社区生活,农民变成了城镇居民;10万人从从事农业生产转变为以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为主。
迈进“高铁+地铁”时代的呈贡,还有一个更大的目标——加快构建高铁经济新业态、大力发展大数据信息产业、培育壮大现代特色产业、推动高原特色农业精深发展等,努力把呈贡打造成为支撑昆明和全省长远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根据昆明市统计局历年发布的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2年,昆明市建成区面积为180平方公里,到2005年,这个数字增长至190.24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昆明主城区建成面积约350平方公里,从“翠湖时代”进入“滇池时代”,面积增幅超过50%。
四区区划调整调出一个“大昆明”
现代新昆明发展战略规划框架确定后,昆明主城四区行政区划调整也摆上了议事日程。
1956年,昆明市进行了第一次行政区划,当时,昆明建成区面积只有20平方公里。2002年,昆明市的建成区面积达到180平方公里,其中,官渡、西山两区的建成区面积分别为101平方公里、46平方公里,而五华、盘龙两区的建成区面积仅为33平方公里。
土地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当时,官渡、西山两区与主城中心接壤的成片地区迅速城市化,成为昆明主城建成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第三产业和城市化可发展用地也是五华区、盘龙区的数十倍或数倍,而五华、盘龙却面临无地可用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官渡、西山农村所占辖区面积分别为89.8%、95.6%,农村发展任务和负担很重。
为配合和推动现代新昆明建设,2004年,昆明市正式启动主城区行政区划调整,至2004年底,盘龙、五华、西山、官渡四区新格局形成。
经过这次行政区划调整,五华区辖区面积达到397.8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0.86平方公里;盘龙区辖区面积339.7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5.79平方公里;官渡区辖区面积552.2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1.21平方公里;西山区辖区面积791.1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2.14平方公里。
“区级梯队”迎来新成员
有了呈贡的成功经验,2012年,晋宁、富民、石林三县“撤县设市”提上议事日程。
2014年1月3日召开的昆明市委十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要“推进晋宁撤县设区工作”;2016年获国务院批准的《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明确了昆明中心城区的发展方向为“南延、北拓”,晋宁处于市域南北向发展主轴上。
2017年2月15日早上7点多,昆阳街道郑和路365号,晋宁县委、县政府大楼门口的牌匾前,人们争相拍照留念,因为3个多小时后,他们脚下这片土地就要从“县城”变成“城区”。
晋宁撤县设区,昆明“区级梯队”迎来新成员——晋宁继五华、盘龙、官渡、西山、东川、呈贡之后,成为昆明第七个区,昆明城区立即“长大”了70%,总面积从过去的1722平方公里增加到2952平方公里,随着空间的扩展,昆明势必迎来多赢格局。
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个长大的梦想。一天天成长的昆明,正一天天生动起来,在更加广阔的空间里逐梦而行。
李思娴
新闻推荐
一、《快递暂行条例》的出台背景和立法思路。2009年邮政法明确了快递企业的法律地位后,我国快递业由小到大迅猛发展,规模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