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它山之石”的《敕勒歌》

安庆晚报 2018-10-09 09:42 大字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作品音调雄壮、一气贯注,境界开阔、情感热烈,浅近明快、特色鲜明,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厚重的游牧色彩、豪爽的敕勒情怀。元代诗人元好问赞赏:“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敕勒歌》,最早见录于北宋郭茂倩辑编的《乐府诗集》中的第八十六卷《杂歌谣辞》。一般认为,它产生的时期为5世纪中后期,是敕勒人创作的民歌,由鲜卑语译成汉语而来。民歌,人民之歌!是劳动人民思想、感情、意志、要求和愿望的直接表达,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独特文化的标志性呈现,更是中国民间文学的瑰宝。因此,有评价《敕勒歌》:“……如同画家大笔挥洒,顷刻之间,便在笔底出现一幅粗线条的塞外风情画。”

《敕勒歌》中,“敕勒川”,泛指敕勒族游牧的草原,大致在今天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旗一带;“阴山”,位于内蒙古中部的阴山山脉;“穹庐”,指游牧人住的圆顶毡帐,即蒙古包;“野”,读yě,也可读yǎ;“见”,同“现”,应读xiàn,“呈现”之意。在注释基础上,作品的表意十分清楚:辽阔的敕勒大平原,在巍巍高耸的阴山脚下。天野相接,犹如牧民家一顶巨大的蒙古包,笼盖着原野的四面八方。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一阵劲风吹过,拂下深深的牧草,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显露而出。通常分析此作:“敕勒川,阴山下”,以高亢的音调,吟咏了敕勒川的地理方位,展现了草原的浑朴苍莽,透显了敕勒民族的雄强性格;“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由上及下,由大到小,由繁化简,如椽之笔勾画了一幅北国原野风光;“天苍苍,野茫茫”,又是一上一下、一高一阔,与上句跟得紧,对下句承得下,但却将敕勒川上空的苍阔辽远和原野的碧绿无垠,由“穹庐”放大到无限的想象空间;“风吹草低见牛羊”,稳稳地落到大地之上,给敕勒川以点晴,一幅殷实富足、温情脉脉的景象跃然纸上。自然得出此作“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的结语。

《敕勒歌》是敕勒族牧民内心的独白、真情的流露,自然也是最贴近人性或与人性有关的,于是用这把钥匙来开启它,定会有新的光芒——

“野茫茫”的“敕勒”族大草原,原本辽阔,然而它却在高大绵延的阴山之下,被“穹庐”般的天空“笼盖”了“四野”,还有那“牛”、那“羊”全都掩没在深深的牧草之中,是那风,对!是风的劲吹,将牧草压伏下去,它们才得以显现。可见,“阴山”,是一种遮;“天”,是一种盖;“草”,是一种掩。整个作品都在一而再、再而三地渲染遮挡、掩盖,但终因“天苍苍”,大草原依然“野茫茫”;终因“风吹草低”,“牛羊”依然得现。

因此,《敕勒歌》传递的人性之光,即:当自身的力量有限甚至无能为力的时候,这并不代表着绝境和末路,“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只要用希望的眼光和勇敢的行动去寻觅合理的、合适的外力,通过精心打磨、完美弥补、整体融合,然后重新悬帆挺进,前路一定“柳暗花明”。

新闻推荐

正确处理财政关系 着力做大经济蛋糕

本报讯(记者吴天祥)10月8日下午,市长左俊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财政有关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调度政府债务管理、专项资金使用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