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人们“假不够用”的感觉从何而来

澎湃特约评论员 2018-10-08 14:50 大字

国庆假期结束了。虽然长达7天,但不少人仍觉得不够用,有专家呼吁增设“避暑黄金周”。  

其实,我国休假总数并不算少。 

据人民日报的数据,我国法定假日和周末休息日总计为125天(法定节假日11天,周休日104天,职工带薪年休假平均10天),占比超过全年时间的三分之一,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休假水平。而且,细观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节假日,每个法定节假日基本为1天,即使是圣诞节,也只有德国、法国、英国放假2天,国庆节(独立日)普遍为1天。我国11天的法定节假日,也与世界法定节假日平均水平相同。

那人们“假不够用”的感觉从何而来?       

按照经济学中的劳动供给理论,每个人的时间可以分为两部分,工作与闲暇。一个人对于工作时间与闲暇时间的分配取决于工资水平。工资的变动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影响劳动供给。替代效应指的是工资增加引起工作对于闲暇的替代,说白了,就是当工资增加到某一水平时,可以让人选择工作代替闲暇;收入效应是指随着工资的增加,闲暇作为一种正常商品,需求也会随之增加。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收入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收入效应的影响渐渐大于替代效应。所以,闲暇需求逐步攀升。   

此外,假期不够用,更因为以假期体验为核心的假期获得感并没有显著增加。    

就像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创产业研究中心旅游研究所所长刘思敏所说,三天的短假期不足以支撑远游以及长途探亲等较为耗时的安排,即使是长假,扣除来回路途时间消耗,也仅有三四天的时间真正用于旅游观光。再加上景点游客过多,拥挤无序充斥了游览的全过程,严重影响了假期体验。     

造成假期体验并不理想的重要因素,就是非常突出的休假“共时化”现象。     

人们在同一时间集中休假,是我国休假制度的一大特色。这种设计,是在人们对旅游消费、闲暇时间远没有如今重视的情况下,为刺激民众消费而作出的。时至今日,其弊病已日渐显现。小长假无法满足出行需求,春节又要走亲访友,人们只能将旅游安排都放置于十一长假期间。全国游客又往往集中于少数热点景区,远远超出旅游景点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承载量,路上堵、景区看“人从众”,休假的效用日渐降低,严重影响了假期体验。     

是时候对这种已不合时宜的休假制度进行改革了。个人建议,应当推行分时休假模式。    

从数字来看,我国假期天数已基本达标,增加假期绝对数,效果并不一定理想。我们需要的是合理安排一年内的假期结构,释放更多的结构效率,缓解“共时化”现象,提高休假质量。    

中国假日经济测算课题组的研究数据显示,虽然总体上人们休息时间在增加,但是休闲观念和休闲质量十分落后,休息后刺激的产出效率较低,每人每小时产出GDP水平在国际上排名依然靠后。  

可以在当前休假数量的基础上,给予人们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在确定的范围内,由民众自由选择休假时间。除了春节以外,不再把13亿多人统统安排在一个时间休假。这样能够在不增加休假总额的情况下,分散全国的休假时间,错峰出行,降低旅游景点承载压力,缓解道路交通拥堵,提高假期利用率,提升假期体验,更好的满足休闲观光需求。   

与此同时,带薪休假制度也需逐步落实。人们希望法定假日增加,或者选择十一期间出行,一大原因就在于,当前,只有通过公共假期制度的刚性约束,才能确保企业落实员工休假权利。在其他时间里,劳动者更多需要考虑休假之后的收入保证问题,即使推行“分散化自主化”的休假模式,碍于带薪休假制度的滞后,新模式依然难以实施。     

总之,盲目增加假期数,会产生挤占生产时间、降低收入、变相拉大收入差距等负作用,我们更需要的,是实施“分散化自主化”的新休假模式,并强化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地,以此化解休假“共时化”现象,更好地满足民众休闲旅游需求。(作者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新闻推荐

中国空军发布5枚外宣纪念封 记录地空导弹兵60年战斗荣光

中国空军10月8日向海内外发布中英文版纪念封《中国空军地空导弹兵成立60周年》,集中反映中国空军地空导弹兵60年来南征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