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日本探测机器人首次登陆小行星传回最新图像揭开“龙宫”真容小行星采矿不是梦

济南时报 2018-09-30 14:13 大字

9月29日,一周前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登陆小行星的日本“隼鸟二号”探测器通过两辆智能漫游车,从距离地球数百万公里的小行星“龙宫”上传回清晰的视频和图片,从而揭开了这个据称蕴藏800亿美元金属资源的钻石状小行星的神秘面纱。

分析认为,对于作为早期太阳系遗留物的小行星“龙宫”深入研究,一方面将有助于解开太阳系甚至是宇宙形成的秘密,另一方面则为人类开发富含金属资源的小行星矿产提供了帮助。有预测认为,未来50年内,登陆太阳系数十万颗小行星进行太空采矿不是梦。

人类首次近距离研究小行星

由日本宇宙空间探索开发所(JAXA)发射的小行星探测器“隼鸟二号”,是在今年6月抵达小行星“龙宫”上空的,在此之前这个探测器已经飞行了三年半时间。经过近3个月的绕飞观察,“隼鸟二号”上周开始实施登陆“龙宫”的行动。9月21日,“隼鸟二号”下降到距离“龙宫”表面约60米的高度,随后从底部释放除了两辆智能漫游车——“Rover-1A”和“ Rover-1B”。每辆智能漫游车为圆柱状,长18厘米,直径7厘米,重约1千克。据介绍,该智能漫游车的行动方式比较特殊,因为没有装轮子或者履带,因此在“龙宫”上低重力的环境下,以跳跃方式前进。

智能漫游车内装备各种科学器材,可以探测周边环境温度和进行土壤采集与数据分析。此外,车上还配备广角和立体相机,可以多角度拍摄周围环境照片,随后通过“隼鸟二号”传回地球。

一周之后,北京时间9月29日,日本宇宙空间探索开发所在推特账户上对外公布了两个探测机器人拍摄的照片和视频。视频画面显示,探测机器人所在的“龙宫”表面布满了暗黑的石头,几乎没有平整的地方。

“龙宫”或将帮助解开地球起源之谜

10月下旬,“隼鸟二号”探测器将首次尝试在“龙宫”表面着陆。接下来,还会有两次登陆,预计在2020年携带采集到的土壤和数据返回地球。

与由冻结气体、冰河岩石物质构成的彗星有所不同,小行星主要是由巨大岩石组成,在整个太阳系中数量更多,目前科学家已经确认的有73万多颗,其中约48万颗已经编号。被命名为“龙宫”的这颗小行星,编号为162173号,最长处不过900米,被认为是太阳系中最古老的天体之

一,为早期太阳系的遗留物。研究认为,在地球和火星之间的轨道上运行的“龙宫”小行星上含有水和有机物质的痕迹,与约46亿年前地球诞生时的状态相近。科学家希望通过分析该物质,从而发现太阳系形成时的最初状况,揭示地球的起源和演化进程。

小行星成人类寻求新资源目的地

更现实的是,还有“龙宫”上蕴藏的大量金属资源。美国航空航天局研究认为,这颗小行星的矿藏价值在800亿美元左右,最主要的金属就是铁和镍。

整个太阳系遍布着矿产价值极高的小行星。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专家预测,在太阳系小行星分布最广的区域——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蕴藏的贵金属矿产可能价值达7万亿亿美元。

目前,美国、俄罗斯、日本以及欧洲多国争相开展小行星采矿的研究和探索。有美国媒体以《太空挖矿将引发星球大战》为标题关注各国掀起的小行星探矿研究热潮,该文还预测太空挖矿将成为未来最赚钱的行业。

(记者孟祥君编译)

●相关链接

“揽星九天”:

中国的小行星捕获计划

过去5年,中国航天研究和技术有了长足进步,小行星资源开发也成为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李明涛研究员团队联合多家优势单位提出了一项名为“揽星九天”的大胆空间任务设想,计划在未来15-20年内捕获一颗外太空的小行星,操控其安全穿过稠密大气层,着陆地球表面无人区。据报道,“揽星九天”计划的目标是一颗直径约6.4米、重量约为385吨、编号为2014 HB177的小行星。

根据研究,该小行星会周期性穿越地球轨道,下次靠近地球发生在2034年,届时距离地球仅约20万公里。该计划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2029年向小行星发射无人飞船,抵达小行星附近后,操控平台将旋转到与小天体同样的自旋速度,利用口袋式抓捕机构将小天体整体捕获,然后利用姿控发动机消除小天体的自转,再将新型充气防热减速机构安装在捕获的小天体上,最后将其拖回地球并穿越大气层安全着陆在无人区,从而实现摘星计划。

与美国的小行星重定向计划(ARM)不同,“揽星九天”计划要把一颗小行星完整地带回地面,其难度可谓上升了一个数量级,无疑是一次大冒险。不过,该计划一旦成功,对于小行星的防御与开发则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也将成为人类航天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据新华社电)

新闻推荐

从家庭用电看时代变迁

□刘宝民大约是在1979年年底吧,自己那时28岁,风华正茂,业绩突出,被调入上级公司机关工作,又将面临结婚成家,人生两件大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