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一代人的记忆 师胜杰为相声奉献一生

淮河早报 2018-09-30 10:18 大字

本报特稿 9月28日,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师胜杰因病逝世。师胜杰,1953年4月生于天津相声名家,7岁登台演出,8岁拜朱相臣为师,1984年成为相声大师侯宝林的关门弟子,1985年被评为十大笑星之一,艺术表现不仅继承侯派相声特点,还形成口锋脆、音调甜、质朴自然的表演风格,曾与常宝华、侯耀文、石富宽等多次合作,并多次在《星光大道》中当评委。他创作和表演的主要作品有:《婆媳之间》、《结婚》、《知错就改》、《我要补课》、《姓名研究》、《爱优点》、《爱树》、《叔叔你在哪里》、《学评剧》、《姑娘小伙别这样》、《恋爱历险记》、《洞房絮话》、《同桌的你》等。

1953年4月,师胜杰生于天津相声世家,父亲师世元、母亲高秀琴都是来自农村、靠说相声谋生的相声名家。尤其是其父师世元,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在京津一带颇有名气。

1959年,为了支援东北的艺术建设,师世元举家北上哈尔滨,出任哈尔滨民间艺术团相声队队长。刚刚落脚在哈尔滨时,师家居住在道外的北市场。当时的北市场乃是娱乐场所,说书的、唱戏的、唱大鼓的、演皮影的应有尽有,师胜杰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耳濡目染,居然不自觉地听会了好多的相声段子,幼小的心中埋下了艺术的种子。

不过,登台表演却纯属偶然。有一次,师世元夫妇表演完毕吃夜宵时,听到一旁的小师胜杰自言自语了一段相声《捉放曹》。师胜杰完全是小孩子自娱自乐,但父母都停住了筷子,师世元甚至流下眼泪。后来师胜杰明白了父亲的复杂心理:旧社会说相声的是下九流,备受歧视压迫,他不愿让儿子再干这一行,但仔细一听儿子说的还真是“像模像样”,所以才难过落泪。

第二天晚上,7岁的师胜杰登台,与父亲合说了一段儿《捉放曹》。原本哄堂大笑的观众鼓掌叫好声,还让父子俩返场又说了一段儿。后来,师胜杰拜朱相臣为师,跻身“相声第七代”。

“四人帮”垮台后不久,也就是1976年底,师胜杰被调到省龙江剧院曲艺队,终于成为专业相声演员。师胜杰潜心创作,写了《我要补课》、《婆媳之间》、《醉酒歌》等一批经受了时间考验广泛流传的作品。

1984年,相声《肝胆相照》参加全国相声新作演出评比获得了一等奖。一代宗师侯宝林先生,是那次活动的艺术顾问。听了师胜杰的相声,侯先生很是兴奋激动。在第二天举行的总结会上,侯先生对师胜杰大加赞赏,几乎全是拿他说事儿,并流露出欲收其为关门弟子的意向。

侯先生也很激动,说:“我三十多年没收徒了,收了你,就做我的关门弟子吧。有你们这些年轻人,相声就会传下去,就会有希望。” 从此,师胜杰成为侯派传人。

新闻推荐

■ 深圳网球公开赛 穆雷不敌沃达斯科止步八强

据新华社广州9月28日电(记者王浩明)28日,深圳网球公开赛展开四分之一决赛争夺,英国名将穆雷以两个4∶6不敌西班牙老将沃达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