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9000年的丰收味道 河南裴李岗村丰收见闻
掰下玉米棒子,晒干,细细研磨成面,再揉成面团,轻拍成饼,不需要任何的调味料,直接铺到一个叫“锅底”的鏊子上。玉米秆烧起的火苗窜动着,只要3分钟,两面微焦的玉米饼就热气腾腾地出锅了。农家小院里,醇厚的玉米香,夹杂着一旁蒸锅里红枣的甜、红薯的糯、花生的香,这是秋收时节裴李岗人最熟悉的丰收味道。
裴李岗,现在看来不过是河南新郑市西北部的一个普通村庄,全村只有1300多口人,但地下却蕴藏着近万年前中华民族农业文明的奥秘,轻而易举地将我国的农业史提前至9000年前。正因其所具有的重大考古价值,裴李岗遗址不仅入选了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这一时期的新石器文明也被命名为“裴李岗文化”。
1977年,如今已经83岁的裴李岗村民李改明无意间发现的一具古老骸骨,掀开了裴李岗文化的一角。在随后的考古发掘中,这里发现了大量的聚落遗址、农业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还有粮食作物的遗存。
新郑市博物馆里,一件件裴李岗遗址出土的石斧、石铲、石磨盘等农业生产工具保存完好,通体磨光、棱角分明,足以看出当年加工制作之精细。石磨盘是用一大块砂岩琢磨加工而成,专家分析,磨盘盘底四条对称的柱形短足,是在厚石板上细细琢磨出来的,加工难度极高,配合石磨棒使用,堪称中国最早的“谷物脱壳机”。
“这些考古发现充分说明了,裴李岗文化遗址是典型的农业聚落遗址,当时的人们不仅从事农业生产,而且已过着稳定的定居生活。”新郑市博物馆馆长杜平安说。
考古发掘证实,这些已知的中国最早的农民,在房子周围挖了不少窖穴,里面贮藏着每年秋季收获的农作物。看着这些形制规整、功能丰富完整的农业石器工具,一副热闹的农耕画面跃然眼前:人们用石斧砍掉灌木,用石铲、石锄翻土松地、播种,丰收之时用刃部有锯齿的石镰收割,收获的谷物用石磨盘、石磨棒分离穗粒,加工成粮食。凝神细望,仿佛可以闻到石器打磨间飘溢的小米香,那一定是近万年前的丰收味道。
从石铲到旋耕机,从石镰到收割机,从吃粟米到吃精细粮,9000多年沧海桑田,裴李岗村的农业生产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裴李岗村党支部书记王东伟说,这些年国家在农业上投入越来越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好,土地平了、地里有井了、田边有路了,过去的岗坡地现在都成了高产田,村里还有两个合作社,从种到收都是现代化农机“一条龙”,亩产轻轻松松上千斤。
环境在变、时代在变,农业生产生活方式也在改变,但裴李岗村,乃至中国的农民,对土地的感情、对农业的热爱、对丰收的希冀从未改变。裴李岗村民王选阁老两口种了9亩地。“过去说‘男怕八月,女怕腊月\’,秋分左右又收秋粮、又种小麦是最苦的时候,碰到灾年还收不了几颗粮,可现在好了,粮食丰收不用愁,干啥农活都有机器,方便又省事。”看着地里隆隆作业的玉米收割机,王选阁轻松地说。
虽说农活越来越轻松,但王选阁和大部分村民一样,每天还往地头跑,就算白天在镇里打工,下班了也要先去地里转一圈再回家。“别管咋变,地是宝疙瘩,粮是命根子,一天看不到心里都空荡荡,想得很。”王选阁说。
对土地的爱,对丰收的盼,绝不会随着年龄和时间而消退。今年94岁的代格妞从11岁开始干农活直到现在,每年都自己种地、收粮。今年春天,孙子怕她太辛苦,把家里的4亩地都种上了果树,可她硬是在果树边垦出半亩地种上了玉米。秋收时,她自己到地里掰下几颗玉米,煮了嫩玉米,做了玉米粥。“以前只有丰收了才能喝碗玉米粥、吃个玉米馍。”代格妞说,“吃到这味,就知道今年丰收啦,心里也踏实了。”
代格妞道出了万千农民的心里话。在近万年延续下来的农耕文化中,耕种已不仅仅是生存之道,更寄托着朴素的农耕情感,不善言辞的农民们用各式各样庆祝丰收的形式,表达对土地最深沉的爱。敲锣打鼓、舞龙戏狮,穿上了花衣服,扭起了大秧歌,蒸一锅“五谷丰登”,下一碗喷香面条,不少条件好的人家还会特意进城下顿馆子,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脸上,酿成了比蜜还要甜的滋味。
作为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地之一,走在裴李岗村,随便哪个村民都能跟你讲几句万年前的裴李岗文化,聊聊新石器文明,这个距离河南省会郑州市只有30公里的小村庄依然保留着对农业的执着和热爱。
说起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不少农民笑得更开心了。如今依然坚持种地的李改明说:“一万年了,咱们农民也有了个自己的节日,丰收就是希望,庄稼有个好收成,日子就有好奔头。”
(新华社郑州9月22日电)(新华社记者 孙志平 李亚楠 宋晓东)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5日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8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565起,处理7846人...